中华诗教网
 首页  诗教理论  诗教经验  诗词资料  诗界瞭望  诗乡诗教  关于我们  校园主站 
当代诗词
当前位置: 首页>>诗教经验>>正文
古诗词诵读活动——孩子精神栖息的家园
2007-02-11 09:48 中华诗教网  本站整理

古诗词诵读活动——孩子精神栖息的家园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四小学

本校开展传统诗词教学活动已有七个年头,先后被衢州市诗词学会和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定为诗教基地,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经历了艰辛也尝到了甜头。本文作为引玉之砖,借中华诗教网这一平台,与有志于诗教的同仁们交流。

千年古韵舞翩翩,俯仰古今气自酣

——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的意义

1999 4 3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上海召开座谈会,许多知名的海内外学者畅谈“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专家们的呼吁,使长久以来被人们冷漠的中华古诗文引起了国人的注意。这次座谈会后,巨化四小的校园里响起了朗朗的诵读声。让孩子们接受经典诗词的熏陶,让孩子们在诵读中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以圣贤为师,以经典为友,它的意义是深远的。

一、经典古诗词,传承民族文化与精神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多元的世界文化也有走向一体化的趋势,青少年不可避免的对各种各样的文化接触会越来越多,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包含了我们民族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貌。像古典诗词是经过历史筛选遗留下来的精品,包含着东方文化的真谛,是中国文化的根。他曾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世界是多元化的,文化教育具有特殊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要教育孩子珍惜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让小学生多读一些古诗。中国的当代著名文学家 余秋雨 先生曾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文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

二、经典古诗词,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中国教育界的专家和普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外生活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出现了无所是事的现象,导致他们张嘴就唱流行歌曲,开口就背广告词,甚至于滞留于网吧、游戏室,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家长们的担忧。

三、经典古诗词,张扬学校文化活力

经典古诗词诵读促进学校创建诗香校园,书香校园。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权,旨在彻底改变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下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呆板局面,转变学校的课程观念,调动学校课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学校自身活力,张扬学校个性,办出千万所适宜学生成长的各具特色的个性化学校。可以说,校本课程就是学校的生命力。创建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激发教师主体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浓重的古典文化的氛围,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潜能得到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阅读,读懂自己的民族。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不老的民族。利用经典诗词,营造和谐校园,创造书香校园,文化熏陶、道德修养自然渗透在古诗文中,也是一种极好的素质教育。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古诗词诵读其实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民族精神的呼唤。古诗词诵读活动就这样成了巨化第四小学的特色,成了学校的校本课程。

细雨无声千树绿,一枝一叶总关情开展

——古诗词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

本校是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的诗教基地,也是衢州市诗词学会的诗教基地。为促使传统诗词教学的制度化,学校一直把诵读活动当作校本课程,当作一个课题、一个永久性的课题来做。校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学校一直以课程的规范进行实施。

一、管理富有民主性,体现师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整个校本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主体地位,从最初的油印稿,到校本课本的编写,全校的语文教师都参与撰写初稿。同时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采用谈话、问卷调查法等形式,鼓励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内容,经过汇总筛选,实践,被多数同学认可的,入选到校本教材中来。校本教材从油印稿,到小册子的定稿,自下而上,内容进行了五次变动,师生都成了课程开发的积极参与者。

二、操作力求规范化,确保过程的严谨性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根据高、中、低年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了三个子课题,配备子课题组长,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体系,注意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有的放矢。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题下属的三个课题,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低年级重在“培养兴趣,提高诵读和记忆能力”,中年级以“开发智力,培养想象力,提高创造力”为核心,高年级以“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为方向。各年级均配有精心选择的必背古诗20首。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校长、主管教学校长、教科室和语文教研组长组成的诗教活动协调小组,定时进行问卷调查,总结经验,及时交流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活动方案

三、辅导评价多样化,凸显活动的灵活性不设置统一的模式,教师从学生的个性特点、自身的专业素养出发,组织课程,同时,淡化量化的指标管理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运用背、演、画、唱等方式完成诵读作业。评价方式多样,有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一片丹心桃李寄,千淘万漉教材成

——古诗词诵读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大量校本教材的资料与操作经验。学校经过三年的积累,一年的准备,2002年编写了校本教材《诗海泛舟六年行》,这是衢州市第一本校本教材,这一教材的开发充分注意了新课程理念。

一、体现师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整个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主体地位,从最初的油印稿,到校本课本的编写,全校的语文教师都参与撰写初稿。我们还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采用谈话、问卷调查法等形式,鼓励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内容,经过汇总筛选,实践,被多数同学认可的,入选到校本教材中来。校本教材从油印稿,到小册子的定稿,自下而上,内容进行了五次变动,师生都成了课程开发的积极参与者。

二、注重过程的严谨性

作为教材,科学性,正确性是首要的。对于原诗词及老师提示的内容,我们至少求证两本以上的参考书,尤其是《全唐诗》,整套都别翻遍了。如诗人张志和的生平,一连查阅了13本古诗词书籍,都说生平不详,才放心地记录下来。即使是“童言解诗”也是从厚厚的一撂学生文稿中挑选出来的。

三、校本教材的内容

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材于优秀的经典诗词,凸显了“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特点。在选材上充分注意准确性、可读性、趣味性。所选诗篇多是历来公认的传世名作。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近百种资料。同时,教材作为读本,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定稿的读本有以下几个板块构成:

原诗文包含了原诗,作者及其朝代。

老师提示  简明扼要地介绍作品的内容,诗作特点,对学生赏析诗词作一些提示,给学生留下理解诗词的广阔空间。

童言解诗  是校本教材的亮点,体现孩子对古诗的认识,独特的感知角度,充满着孩子的智慧,富有童真童趣,“童言无忌”,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有发人深思。如《七步诗》选编了学生不同的感受7种。一年级的杨可同学是这样写的“有一个小弟弟该多好啊!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曹丕,你干吗跟小弟弟那么计较呢?”五年级的周笑宇写的是“曹植啊曹植你真棒,亲哥出了难题逼你亡,一句‘相煎何太急’,哥哥一定愧难当。”

诗外故事  介绍诗人的趣闻轶事,生动有趣的故事,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读本的可读性、趣味性。

古诗链接   介绍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以及与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观念。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的措施

一、查阅收集材料,提升教师的古诗词底蕴

古诗词诵读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古诗词素养,打实自身的古诗词底蕴。整个诵读活动资料、素材的开发中,全校的语文教师都参与撰写初稿,边写边学习。教师们在查阅衢州诗词、传统节日诗词活动的过程中,更全面地深入地了解了衢州文化。回忆、搜索节日文化的踪迹中,本身也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感染,文化的熏陶。利用教师论坛活动,开设专门的研讨活动,学习古诗词的相关知识。采用谈话、问卷调查法等形式,鼓励教师推荐学生喜爱的内容,经过汇总筛选,实践,被多数同学认可的,入选到活动汇编中来。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教师自身也成了诵读活动忠实的学习者。

二、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滋养学生的性情

全校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古诗的氛围。校园里,目之所及,都能看到古诗词的踪影。班班都有古诗角,每天都有诵读课。数学老师把学生最熟悉的诵读古诗编进了应用题。音 老师把古诗词带进了音乐的殿堂。美术老师将古诗的意境让学生描绘在纸上,琅琅的诵读声更是给校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三、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热情

注重学生生活的体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生成和成长。道德生活是建立在意诸动基础上的思想品德内化活动,其最高层次是道德感体验。道德生活在本质上是求善的活动,尽管道德生活离不开认识,但道德生活不是通过道德观念的灌输来完成的,因而,教给学生道德观念,并不能满足学生道德生活的需要。古诗词诵读活动重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多种形式的活动是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拉近了古诗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层次的活动,班级活动,校本课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家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的空间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活动有不同的目标指向

1、常规性活动,积累学生的底蕴

吟诵是常规性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积累古诗词的重要手段。诵读活动形式多样,重在提高学生诵读古诗积极性,给学生打下文化与精神的底子。在班级、年级中,经常性开展诵读擂台赛,评选出班级之星,年级之星,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古诗词活动。关键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素养,得到古诗词文潜移默化的滋养。课内,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的语文教师负责,在每天下午的课前10分钟进行诗文吟诵。并对诗词进行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诵读中,读出古韵,读出意境,读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一星期学习一篇,天天吟诵。课外,学生可以自由选读自己喜爱的篇目,不定期的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同时,我们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如:开展各种层次的活动,班级活动,校本课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家庭活动等。在班级设置古诗词诵读园地;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层次的竞赛,小组班级年级、年级乃至全校的擂主赛。给多数同学创造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

2、开放性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

诵读这是活动切入口。活动更多的关注学生的需求,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活动的引导者。

“自我实践——相互交流——自我改进”模式“自我实践”是学生自我阅读、自我动手画、编、写、唱中获得自我认识的过程,也可以是在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中获得的信息,这是个发挥个体潜能的重要方式,这种交流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所得,取长补短,达到了内容上的创新。

“自拟目标——自主实践——成果展示”模式。“自拟目标”是让学生对自我感兴趣的方面或自感欠缺的方面确立可行的一个或多个目标。或读读查查写写,或演演说说唱唱。实践中,时间可采用课余任一时候,地点可随心所欲,过程可投己所好,内容也可任意挑选,以最终能展示成果为标准,实现时间、内容、地点、形式的全方位开放,达到了形式上的创新。

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通过演讲、相声、小品、话剧等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表演,与远古的诗人们对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大家从这种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活动中中,进一步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3、主题式活动,回归学生的生活  

学校每年开展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活动。六年来,评选了六届古诗词诵读擂主,选出了巨化四小学生最喜爱的十首古诗,邀请衢州市诗词协会的老诗人与孩子们见面,与衢州一中“陶子文化,诗海泛舟”联谊活动,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氛围,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意无意中得到了润泽。

在前几年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切入点小、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活动。2005年“我的家乡衢州”为主题的第三届古诗诵读节,学校开展了“我的家乡衢州”系列活动。一方面是寻访活动:寻找衢州的诗词楹联,感受衢州深厚的文化积淀;走进衢州的旅游名胜,感受衢州秀美的自然风光;了解衢州的风俗习惯,感受衢州独特的风土人情;搜集衢州的土特名产,感受衢州丰富的物产资源;讲述衢州的传说故事,感受衢州人民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是参与性活动,学校举办了《衢州的诗词诵读会》、《衢州名胜对联展》、《衢州风光图片展》、《衢州名人展》、《衢州美丽的传说故事比赛》等。

2006年“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第四届古诗词诵读节,开展中国5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教育。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祖先的生活智慧和经验,寄托着民族的憧憬。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节日的起源,节日的风俗,节日的食品,节日的活动,节日的诗词,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知识,绘制精美的小册子,小报;认真学习了传统节日古诗歌曲;精心制作传统节日饰品;编排充满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文艺节目。学校举办了“传统节日知识竞赛”、“传统节日饰品展”、“传统节日书画作品展”、“传统节日诗词歌咏会”、“传统节日文艺汇演”等。校园中每一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纯美的中国节日的气息。孩子们与节日倾情相拥,用心灵感受节日的深刻内涵。

在诵读节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人人参与了至少两个单项以上的活动。人人在活动中经历传统文化的洗礼。在这样的主题环境中,学生回归生活的情境,同时在能唤醒学生生活记忆的文字、声像以及亲身的践履中,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心灵的碰撞着眼于得到精神的东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中得到教育。

六年含露精神在,宝剑乍出显锋芒

——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成效

一、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浓厚,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感情

优秀的经典诗词在学生的心里逐渐扎下了根,背诵经典诗词成了学生发自内心的精神需求。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学校规定的篇目,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许多学生翻出了曾经被打入冷宫、尘封已久的有关古典诗词的书籍,主动要求家长购买新书。学生们徜徉在诗词的海洋了,感受着诗的情怀,想象着诗的意境,接受着诗的熏陶,诗句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看到荷花绽放,随口吟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春游途中脱口而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孩子背诵古诗词,读和背都是一种积累。诗词使孩子的语言充满了灵气,作文中古诗词也能信手拈来,恰当的运用,孩子的语言中透露出中国人特有的诗词情怀。

二、学生写出了稚嫩的诗作,充溢着美好积极的道德情感

词的背诵,熏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尤其是每个班级的佼佼者,背诵古诗词的数量达到了几百首后,就有了拿笔创作的欲望。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写下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期中考试后,刑梦珂同学写下了《考场》一文:“听得考场沙沙声,各种姿势显其中。手托腮帮心如麻,追悔当初没用功。”在参观了学校组织的交通法规图片展后,学生深有感触,吟有《车祸》一诗:“闻得车祸猛于虎,阴阳相隔一转眼。一停二看三通过,劝君切切记心间。”面对久不见飞雪的冬天,孩子们很遗憾,“白雪不知何处去,梅花依旧笑冬风。”在衢州诗词学会编印的《浙西诗词》中,有七位同学的诗作入选其中。虽然诗作还不是很成熟,却洋溢着孩子们对生活的激情,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孩子直面人生,更多地受到一种美好情感和高尚人格的熏陶。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模糊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

三、扎实地渗透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使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泱泱中华,英才辈出,其中不乏忧国忧民之人,更不乏爱国者的诗篇。在背诵的同时,孩子们开始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盛衰成败紧紧联系在一起。区“我们的节日”读书征文活动中,郭靖同学写的《端午节,我们的爱国节》获小学组一等奖。在举办了“我的家乡衢州” 系列活动后,带给学生心灵的震动,更带给学生心灵的滋养,只要截取学生的只言片语,就可以窥一斑见一豹:

“今天,我知道了‘孔子家庙普天下唯二焉’,一在山东曲阜,一在浙江衢州。原来我们衢州的文化竟然如此深厚。看来,我以后要多读一些《论语》,不然,我哪像个衢州人呢?”

“我以前总是不知道怎样描写衢州的桔林,只会写一眼望不到边,多俗啊!‘未到衢州十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写得多有气势啊。”

……

春在枝头关不住,诗香校园美名扬

——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的社会效应

六年的古诗诵读活动历程,学校留下了一串串值得自豪的脚印。《古诗词诵读活动营造诗香校园》在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巡礼活动中获三等奖。学校的古诗词诵读校本开发成果在衢州市基础教育改革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柯城区评比一等奖。200312月,蒋森林校长代表学校在衢州市校长论坛上做了交流。20069月,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青少年经典美文电视朗诵大赛,荣获二等奖。2006年11月陈蜀兰书记在衢州市首届诗文教学研讨会上交流了诗教经验。《小学生诵读古诗词渗透思想道德的研究》被省教科所批准为2006年省级重点课题。教师撰写的两篇论文在全国经典诵读实验学校评比中获一等奖。学校先后被命名为衢州市诗教基地、浙江省诗教基地,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长 钱法成 先生、衢州市诗词学会会长 傅春龄 先生亲临四小授牌。《中国教育报》、《衢州日报》、《衢州教育》多次报道了四小的诗教活动。学校参加了全国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这是浙江省中小学唯一有此殊荣的学校。会上,受到了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等专家的赞誉。中科院院士 杨叔子 先生在校本教材的扉页上写道“谢谢你们的播种”。著名诗人丁芒给四小题词“早饮霞露,滋润一生;锻造筋骨,立世为人”。中华诗词协会副会长梁东来衢实地见证了学校的诗教活动,并题写了“诗化校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的品质和素养是一种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东西。在孩子们心地纯洁,热情澎湃的时候,最容易受诗词艺术地熏陶感染,诗词,让可爱的家乡、祖国彰显出无穷的魅力;诗词,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与家乡与祖国更贴近。我们坚信,在对古典情怀的追寻中,孩子的精神世界将日益丰满。

附录1

四小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大事记

1999年初,受全国开展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影响,语文老师在所任教班级开展了诵读古诗词活动。

2000年初夏,语文教研组确定以古诗词诵读为课题向市教科所申报。

2000年暑假,古诗词诵读篇目100首定稿。

20009月初,古诗词诵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月底,古诗词诵读课题被市教科所列为重点课题。

2001年初,以古诗词诵读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方案完善出台,并逐步实施。

200110月,制定了古诗词活动周计划,对此项活动的成效做阶段性的总结。

200112月,我校举办第一届古诗诵读节活动,评选出第一届古诗词诵读擂主,全校十位同学获“小擂主”

称号。其中5分钟背诵56首古诗的方悦同学、熟背500多首古诗的张晗菲同学成为佼佼者。

200112月底,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汇报周活动,展出了孩子们一年多来的各种作品。其中,书法577 幅,

 绘画976幅,展板20块,并举办了古诗词诵读活动专题文艺演出,在巨化地区激起强烈反响。

20021月,《巨化教育》的“高山流水”栏目刊发了我校四位教师古诗诵读活动研究论文。

20026月,总校黄坚副校长莅临四小,与教师们探讨古诗词后续研究之路。

20029月,我校承担的市级重点教研课题《以古诗词诵读促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结题。

200212月,评选出第二届古诗词诵读擂主,评选出我校学生最喜爱的10首古诗。

20031月,古诗词诵读研究课题获市教科研重点课题二等奖。

20032月,讨论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的编写方案。全校语文教师收集编写素材。

20036月,开始编写古诗词诵读校本。

20038月,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定稿。

20039月,《诗海泛舟六年行》的校本教材印发全校师生。

2003 10 17 ,我校被衢州市诗词学会命名为“诗教基地”。

200310月,在浙江省“三衢诗会”上,我校古诗诵读活动以书面形式向各位代表交流。我校诵读小擂主

 在会上进行了诵读展示。

2003 12 7 ,我校受中华诗词学会的邀请,参加了全国诗教经验交流会,陈蜀兰书记作为浙江省中小学

的唯一代表上台进行交流。

2003 12 12 ,我校被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命名为“诗教基地”。

2003 12 19 ,衢州市关工委组织社区负责人一行二十余人来校观摩诗教活动。

2003 12 30 ,我校编写的《诗海泛舟六年行》被市教育局正式下文批准为校本教材。

200312月,评选第三届古诗词诵读小擂主。

200312月,蒋森林应邀参加首届校长论坛,进行诗教经验交流。

20044月,我校受衢州一中的邀请,两校在衢州一中举行了“陶子文化  诗海泛舟”联谊活动。

20045月,我校举办第二届古诗诵读节活动。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

20045月,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衢州市诗词学会在学校举行隆重的“诗教基地”揭牌仪式。

20049月,衢州市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会上,蒋森林校长作了诗

教专题活动发言。

200412月,评选第四届古诗词诵读小擂主。

20051月,学生寒假实践作业收集有关描写衢州风光的诗词,以小册子和小报形式完成。

20056月,我校举办“我的家乡衢州”第三届古诗词诵读节活动。

200511月,我校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校”。

200512月,全校学生开展举行星级能手达标活动。

200512月,评选第五届古诗词诵读小擂主。学生全员参与星级达标能手的评选。

20061月,学生寒假实践作业收集有关中华传统作业的诗词,以小册子和小报形式完成。

20063月,我校校本教材《诗海泛舟六年行》第二次出版。

2006 9月,我校参加浙江省青少年经典美文电视朗诵大赛,荣获二等奖。

200611月,我校举办“我们的传统节日”第四届古诗词诵读节活动。

200611月,陈蜀兰书记在衢州市首届古诗文教学研讨会上交流诗教经验。

200612月,评选第五届古诗词诵读小擂主。学生全员参与星级达标能手的评选。

200601月,讨论增加古代儿童经典启蒙读物《论语》、《三字曾》、《弟子规》等内容。并确定今后的活动以主题带动学生对经典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兴趣。


附录2

学生部分诗作:

孙悟空  崔紫嫣

敢打敢拼真本事,

火眼金睛显神威。

忠心耿耿为师傅,

世代流传正气巍。

白骨精   何琦

残害村民真可恨,

三番谋划惑唐僧。

一朝诡计得识破

灰飞烟灭白骨精。

荷花  崔紫嫣

石桥两畔风光靓,

玉立亭亭倩影清。

自有擎天千伞在,

风吹雨打不须惊。

忆春  郑璐

又思当日踏青去,

青草离离碧染天。

万紫千红花竞艳,

归来满载笑声欢。

小池   郝蕊

碧碧莹莹水,

群鸭戏鸟飞。

芙蓉池上笑,

稚子不知归。

秃子山

郁郁满山木,

千年万物栖。

他伐吾亦砍,

泪尽可闻啼?

过年 夏子健

新春鞭炮响,

自在朝天翔。

楼上两人语,

思亲望家乡。

关闭窗口

中华诗教网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区东区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86928238  浙ICP备09058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