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网
 首页  诗教理论  诗教经验  诗词资料  诗界瞭望  诗乡诗教  关于我们  校园主站 
当代诗词
当前位置: 首页>>诗教经验>>正文
重振中华诗教 培育人文精神——金坛市朱林中心小学
2006-10-24 09:59 中华诗教网  来自网络

重振中华诗教  培育人文精神    

 

 

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诵读古典诗文,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金坛市朱林中心小学 古诗文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我校进行古诗文诵读实验已三年有余,回顾以往的探索,我们从最初的提倡诵读为语文教学服务,发展到诵读为品德教育服务。今天,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将“古诗文诵读”提到“培育人文精神”的层面。诵读中我们发现,当我们站到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审视诵读实验时,古诗文诵读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便 蓬勃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中断的文化,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有人曾对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作过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点,强调的是如何做人;西方文化则具有“科学型”、“法理型”的特点,强调如何做事。实践证明:“做人”和“做事”,“伦理”和“法理”的文化是可以互补的,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也是可以相互吸引的。传统的儒家文化 宣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 提倡“民为邦本”、“民贵君亲”,即人民至上的观点,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是能够根据本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去主动吸纳西方文化的营养,从而推动民族强盛和国家兴旺的。我国近代史便有这样的例子,诸如毛泽东、周恩来、苏步青等人,都是在幼年时期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了中国文化的底子,然后又接受新时代的科学思潮,最终成为影响那个时代的历史巨人。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在人类普遍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候,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又在呼吁,要从中华文化中获取西方文化继续发展的营养。早在1988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在会后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中华古文化的价值是勿庸置疑的了!  

 

然而,许多人受到 “五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一律以“糟粕”视之,就连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学高峰的唐诗、宋词也被人“弃若鄙屐”,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悲哀。考察建国后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法,弊端甚多,表现在教法上便是重灌输,轻感悟,重讲解,轻诵读。完全抛弃了古代私塾教育中倡导的“自读自悟”的合理内涵;内容上,选编的绝大多数是现当代文学,古典的诗、词等文学只是作为现代语文的附属,那些过去属于孩童启蒙的“小学”教育,读书必备的“经学”常识,在现代人眼里,却变得比外语还要艰涩,令人生畏。林语堂先生曾举例说,一个外语四级的大学生,能流利地讲说和阅读外文典籍,却连浅显的文言都阅读不了。中国大学生被外国人问起孔子在世界思想家的排名时,都会很自豪地说是第一,可当问到:“你读过他的《论语》吗?”回答却是“没有”或“读不下来。”这是中华民族的幸事还是悲剧?这决不仅是知识上的缺陷,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丧失,难怪有许多人都感叹于当今文化认同的危机了。  

 

中国传统的诗词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1995年在北大的一场素质教育报告会上讲到了中国优秀传统,他将中国的人文精神归结到两点:一是爱国,一是有骨气。至于爱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仍激励着无数的炎黄子孙;说到有骨气,先贤孟子说的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季先生认为,如果不爱国,没有骨气的话,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延续五千年。而像这样的富有人文精神的内容在古诗文中不胜枚举。像“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对锦绣河山与和平生活的礼赞;“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对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咏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又是多么深沉激越的报国情怀!此外,古诗文又具有丰富的形式美,那骈丽典雅的汉赋,工整优美的律绝,荡气回肠的古风,豪放婉约的词曲,向人们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历程。我们指导学生从千古传诵的美妙的诗篇中,去品味荡气回肠,感受豪情万丈,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赞叹中华文化的辉煌,孩子们通过诵读古诗文,从小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感召,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得到熏陶,文化品味得到提升,其意义之深是不言而喻的。  

 

二、课题研究的脑科学研究的依据  

 

在我们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也曾受到许多家长乃至同行的质疑,他们最大的疑问是:这样小的孩子去读那么“深”的古诗文,能接受得了吗?当今的科学研究成果指出: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的。一至三岁即有显著发展,三至六岁进展更为迅速,六到十二岁则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三岁达到记忆力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二十岁以后,心境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而理解能力的发展与记忆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零岁开始酝酿,一到十三岁呈缓慢上升态势,十三岁后方有长足发展,十八岁后渐趋成熟,并可因经验及思考的磨炼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根据台湾王财贵博士近年实验:诵读古代经典半年到一年之后,约有50%的儿童可能达到近乎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而一旦错过13岁以前的良机,则会导致终生遗憾。因此,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去记下那些永恒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从生理医学角度阐述了儿童诵读古代经典的科学性。他指出,儿童诵读古代经典诗词作品时,大多不求甚解,只是背。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左脑的训练而已。然而,由于儿童在诵读过程中,完全松弛,致使脑波从倍塔(b)波转换到阿尔法(a)波,也就是说诵读经典的小孩在舒解身心压力的同时,在阿尔法(a)波的作用下,脑与潜意识的互动加强了自身的记忆力、判断力、注意力、灵感的创造力,林助雄博士强调说,儿童诵读经典的过程类似唱念,眼睛看文字与念唱的律动刺激和启动了右脑,而辨别字形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整个诵读过程恰恰同时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动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长2—5倍。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本身属于“意念的知识”,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角度来看,它们也是人类自身潜能被高度开发后,表现在心智运作模式,思维方法,人格特质及智力等方面通过精练的文字所呈现出的立体智慧内涵空间,启发后人深入人类精密的心智领域,成为唤醒沉睡中大脑潜能的导航图,就这一点而言,古典诗文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在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宏观目标之下,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一经三纬,整体推进”的诵读模式。所谓“一经”,即以诵读为主线,贯穿全过程。所谓 “三纬”是指根据年级段,分设三个目标:低年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证和认知水平,我们提出“韵语识字”目标,旨在指导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通过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及一些意思浅近的诗词作品来认识汉字,在广泛识字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经过实验班老师的悉心指导,一年级实验班上的小朋友通过诵读,识字量远远超过语文教材的范围,初步具备了阅读能力;中年级,主要侧重于大量积累,诵读感悟。在诵读中摒弃繁琐的分析,教师只作简要的点拨,因为我们坚信,古诗文诵读的成效将会在学生的漫长人生旅途中体现出来。据统计,四(2)班共实验班有48人,其中45人的古诗词积累量在150首以上,并熟背了《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书;高年级,在继续诵读积累的基础上,主要置力于指导学生对积累的古诗词进行梳理和总结,用反刍式的诵读去理解、感悟,努力实现“由诵读到创作”的内化过程。  

 

四、实施过程与方法  

 

诵读实验自1999年底在各个实验班展开,几年来,实验班的老师们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读贯始终,重在自悟”的原则,利用平时早读课和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诵读,在各班教室黑板前开设“每周一诗”栏目,由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在教法上,主要采用“私塾式”教学法,将教师的教学语言简化为六个字:同学们,跟我读。我们称之为“六字真言”。刚开始由各班老师领读,发展到后来由小助手组织同学诵读。课题组定期进行集中研讨,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了解实验的进展情况,对各个实验班的诵读作宏观上的调控和微观上的指导。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实验已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实验班同学们每天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已形成习惯。据统计,实验班同学能背诵三百多首诗词,包括《春江花月夜》和《琵琶行》等长篇巨作,此外,还熟背了《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书。同学们渐渐尝到背诵的乐趣。实验班中有一位智商较低的同学,以前作文只能写三、四十个字,而且是前言不搭后语,经过两年的古诗文诵读之后,在写作议论性较强的文体时,这位同学居然也能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而且名言古训,常常是信手拈来,自然贴切。像这种通过诵读古诗文而使习作水平有较大进步的例子还有许多。据最新的一次统计表明,六年级的实验班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古诗词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对照班学生的水平,如六(2)班学生,有85%以上的学生能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古诗文,极大的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五、研究成果    

 

同学们的语言内存越多,语言就越富有魅力,许多同学受古诗文的熏陶,也开始尝试着写诗作品。就拿实验班五(2)班来说,起先是一两位同学在日记中出现一些顺口溜似的“诗”,教师及时在班上进行表扬和宣传。课题组老师专门针对这首诗进行讨论,给有志于古体诗创作的同学提出四点建议:1、分析古体诗语言结构形式特点,如五言诗、七言诗、绝句和律诗等字数、句数上的特点;2、感悟古体诗的“韵律”,注意学会古诗“平仄”、“对仗”等常识;3、注意积累意思相对稳定的基本的文言辞汇,如“之、勿”等词。就这样,班上这点作诗的“星星之火”,逐渐地愈演愈烈。有一天,一位同学写出这样的一首诗:人间四月花盛开,山寺桃花不例外,花开必有花落时,感此令我难开怀,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春光再重来。同时,课题组老师还经常写些诗与同学们交流。

 

由于老师们不断地激励,充分调动起同学们读诗、写诗的热情,许多同学都开始迷恋于写诗,他们把生活中的一人一事,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心中的一喜一忧都付诸于诗,如周滨同学随父亲游玩了南京长江大桥,回家便写下了七律《望长江》,其中的颈联“五湖腾浪成甘露,三峡横流变电光”,不仅文辞精炼,而且对仗工整。再比如于飞同学的《梅花》诗,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为傲霜斗雪来”一句,引用见创意,显示了作者对梅花精神的领悟。  

 

同学们的诗词作品越来越多,在市教委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同学们的诗作进行筛选,挑出数十首诗,写上简短的点评,取名《豆蔻集》,在2000年4月印刷出版,金坛市教委贺进军主任欣然为本书作序,表现出市教委领导对本课题研究的热心扶持和勉励。

 

为了宣传和发动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先后组织了多次观摩活动。1999年10月,我们邀请了市教研室的有关领导来观摩指导,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他们的亲切关怀和支持;2000年5月,我们课题组对全市各小学的毕业班老师开展“我爱古诗文”观摩活动,活动中,同学们那和着音乐饱含激情的朗诵,那精采的古文课本剧的表演,客人老师现场命题作诗挥笔立就的深厚的诗文功力,都令与会者瞠目结舌,惊叹不已,受到市教委、教研室以及市教育学会领导的一致褒奖。在全市范围造成较大的影响;2000年6月初,课题组请全校的学生家长代表来现场观摩,《金坛日报》的记者亲临现场,进行拍摄宣传,活动又一次大获成功。为了使学生深入体察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还多次组织“辩论会”,将《三字经》、《增广贤文》中的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语句摘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和研究来进行批判或辩论,使学生真正做到“读书明理”。王俊老师撰写的阶段报告分别获得金坛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常州市“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一等奖,江苏省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2000年,古诗文课题组被评为“金坛市优秀教师群体”,受到市政府的表彰;2002年12月,课题组又被金坛市教育局评为“金坛市先进课题组”,王俊老师也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

 

六、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开发校本教材,提供内容保障。为使课题研究得到健康有续发展,使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开始实验的同时,我们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编写了各年段的古诗文诵读教材,老师们广泛收集资料,在市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次研讨、修改,历时一年,最终完成了教材的编写工作。实践证明,尽管这套教材在使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老师们普遍反映较好,我们认为,教材作为本项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它自身也有个不断生成,不断发展的过程。课题研究就应该在实践与理论的不断磨合中得到发展。

 

2、创设诵读环境,营造学习氛围。为了使课题研究成为全校性的行为,走特色兴校之路,学校不但在每个班里设置“每周一诗”,在每个年级成立专门的“古诗文诵读骨干小组”来组织、检查与督促各班的古诗文诵读,还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围绕古诗文诵读做文章:首先,校园里的房屋建筑、景点设置和绿化场地充满了浓浓的诗意,就连草地上的标语牌也蕴涵着文化的气息。其次,学校还充分利用各班教室前的橱窗布置来展示本班的古诗文诵读的成果,或由学校“书法兴趣小组”成员书写的以古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总之,时时处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体现了“环境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3、定期开展活动,提供过程保障。为检查和促进实验班同学诵读古诗文,我们每学期都由校长室和教科室牵头,由课题组组织各班进行古诗文知识的测试,或口试,或答卷,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知识从“浅尝则止”到“牢固掌握”;此外,我们还定期举行“古诗文诵读活动”供各班借鉴,请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来观摩、指导。前文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4、设立研究经费,提供经费保障。学校领导对此项课题研究高度重视,专门拨款购买有关资料,组织教师编印教材,并多次组织大型观摩活动,请市教育学会、教研室的专家指导,

 

编印学生诗词集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的种种有形与无形的保障,才使得古诗文诵读课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七、古诗文诵读实验的再思考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古诗文诵读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赋予古诗文诵读研究以时代内涵,将研究引向深入,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古诗文诵读”应走研究性学习之路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站在育人高度,我们感到古诗文诵读研究应深入到那些诗人、词人的生活,去观照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去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知识,去了解他们成长历程,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去感悟超越知识的智慧。而这一切,应由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近年来,实验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诗人或词人,或三五成群,或独立研究,相继成立了“苏轼研究小组”、“李白研究小组”、“李清照研究小组”、“王维研究小组”等多个研究小组。同学们广泛地猎取资料,去藏书室搜集,到网上浏览。在实践中,同学们感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千百年前的诗人、词人也在自己的心里变得鲜活起来,许多同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篇篇文章。现在的问题是:  

 

1、          如何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形成普遍意义的研究性学习策略;  

 

2、          如何处理好古诗文研究中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选择;  

 

3、          在以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内容、方法等的微观调控;  

 

4、          如何处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问题等。  

 

(二)“古诗文诵读”实验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实践中,我们有感于古诗文诵读活动的封闭性和古诗文内容的“陈而不旧”的特点,觉得应带着学生走出书斋,“带着古诗文走向社会”,“从社会生活中感受古诗文”。围绕古诗文诵读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如对自己生活的小区居民进行调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在普通百姓身上的继承情况,与地方乡土文化研究相结合,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研究,如我们金坛的“朴学大师”段玉裁,诗人书法家王澍,农民女词人贺双卿,指导学生研究他们的作品和生平,从中获得人文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收集平常人们言语之中常常被引用的古诗文语句;去书店调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是否热销等等,使学生亲身感受中华古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从而更深地激发学生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实现古诗文诵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将研究引向深入。  

 

(三)将我校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工程”联系起来,站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古诗文诵读的意义,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附:《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诵读古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名单:冯建伟  丁旺青  杨云龙  杨立斌  邹文辉    

 

               傅抗美  周云霞  林云琴  庞巧妹    

 

               李俊华  毛国芳  李玉琴      陆美琴

 

               周玉华  耿国林  鞠娟霞    

 

 

 

 

 

 

关闭窗口

中华诗教网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区东区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86928238  浙ICP备09058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