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网
 首页  诗教理论  诗教经验  诗词资料  诗界瞭望  诗乡诗教  关于我们  校园主站 
当代诗词
当前位置: 首页>>诗教经验>>正文
广西防城港市——我们在理顺四个关系中拓展诗教工作
2006-10-14 10:17 中华诗教网  本站整理

我们在理顺四个关系中拓展诗教工作

广西防城港市人民政府校园诗教工作领导小组

我市地处广西南部,与越南山水相连,是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年轻城市。近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西诗词学会会长 钟家佐 先生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市的诗教工作从200212月开始试点模索,目前正以急起直追的姿态,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向前推进,呈现出起步虽迟、目标高远、党委重视、社会共识、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诗教局面,为进一步搞好诗教工作,摸清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增加了信心。

在诗教实践中,我市把诗教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运用科学系统理论,着重通过理顺四个关系,构建诗词文化发展长效机制,推动诗教事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一、理顺教诗与诗教的关系。中华诗词学会提出校园诗教的倡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市诗教如何进校园?开始我们心里没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惑:在中、小学教学大纲里已有诗词教学的内容,教师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教诗。那么,诗教有没有必要和可能进校园呢?教诗与诗教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不解决,诗教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的诗教工作,就是从摸清这个关系开始的。首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走访了县区20所中、小学校,先后召开学校领导和师生座谈会8次,并在东兴中学、东兴市一小、防城镇一小进行了试点模索。经过这一系列动作,使我们对教诗与诗教的关系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表面上看,这两个词组是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只是排列的顺序不同。从本质上说,教诗与诗教都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以诗育人。但从二者的具体运行过程分析,二者亦有各自的特点:一是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诗侧重于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而诗教则侧重写作实践。二是目的要求有所不同,教诗是启蒙基础知识,普及文化工程;而诗教则是启迪心智,开拓思维,是道德固本工程。三是教法有所不同。教诗是陆上教游泳,主要在第一课堂下功夫;而诗教则是水中教游泳,主要在第二、第三课堂下功夫。四是对象有所不同。教诗对象是学生;而诗教的对象先是教师,然后才是学生。五是工作量有量的不同。教诗有教案,照本宣科,是份内劳动;而诗教要重新备课,指导和修改学生诗作,是额外劳动。由此可见,诗教具有教诗不可替代的特点和功能,正是自身的特性,才蕴含着诗教进校园的必要性。同时,二者之间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诗教进校园潜在一种内在的客观必然性,是繁荣诗词文化,实现以诗育人的必由之路。我们正是通过认清教诗与诗教的辩证关系,解除了思想困惑,统一了思想认识,找到了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诗教工作的定位、目标和任务,从而为开展诗教工作创造了必然的前提条件。

二、理顺学与教的关系。诗教进校园的过程,是教与学协调发展的过程。但是,我们在前期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工作过程中,发现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不同群体,对诗教工作存在不同的心理状态:学生高兴,家长拥护,教师苦脑,校长担心,教育局顾虑。顾虑和担心的焦点是怕影响升学率。思想抵触最大的是中学语文教师,诉苦不少。他们主要认为,在中学里语文教学本来工作量最大,最辛苦,再搞诗教就不堪重负了,加之加任务不加报酬,是分配不公,心里难以平衡。这是教师不想教的主观反映。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师的诗词文化功底不够深厚,对开展诗教工作力不从心。这是教师不能教的客观表现。这种状况表明,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是薄弱环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理顺教与学关系的侧重点。为了在诗教中建立和谐的教与学关系,让教师想教、能教、让学生想学,能学到真东西,我们着重在教的方面下功夫,主要抓了三件事:

(一)、在教师培训上下功夫。建立诗词文化培训基地,采取集中办班、分学校办班,举办讲座,配备诗词辅导员等多种形式,重点培训中、小学语文、历史、政治等科目的任课教师,逐步提高他们的诗教和教诗能力。到目前止,全市共举办诗教知识培训班7期,培训了中、小学教师230人次,逐步夯实了诗教进校园的基础。

(二)、在建立激励机制上下功夫。主要是在校内和校际之间,有计划、有目标地定期分别组织教师“港韵杯”、中学生“大港杯”、小学生“诗词小三士”为内容的开展默诗、吟诗和诗词创作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引入竞争机制,把学生、教师、家长同时推上竞争平台,激发师生对诗词文化的教学热情,营造诗教的浓厚气氛,充分发挥第二、第三课堂的诗教功能作用。目前,全市已举办务种诗教竞赛活动5次,有2076人次参加竞赛。其中规模较大、效果较好、影响较深的竞赛活动,是今年上半年举办的首届“大港杯”中学生诗词对联创作大赛。全市43年中学,就有17年中学组织了11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活动。参赛的诗词作品达500首,对联4000比,经评委们的严格评选之后,确定了5个奖项,其中获诗词作品一等奖2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14人,获对联一等奖8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40人。同时,还评选出优秀指导老师奖33人,这次竞赛活动的优秀组织单位5个。防城港日报和防城港市广播电视台进行报导宣传,社会反映非常良好。 7 9 ,在获得这次大赛活动优秀组织一等奖的防城实验高级中学举行颁奖大会,来自43所中学的600多名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发表热清洋溢的讲话,并为获奖者颁发了奖金和证书,盛况空前,十分感人。由于获奖作品,不仅奖励了学生,而且也奖励了获奖学生的指导老师,使老师在和学生共同分享荣誉的喜悦中,感受荣耀,体验价值,激起师生对诗词文化的共同向往和追求,逐步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推动诗教发展。

(三)在校长身上下功夫。大家知道,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责任人——校长的作为。为了充分调动学校抓诗教的积极性,我们在校长身上烧了“三把火”:一是明确责任。由市教育局下文件,召开会议,明确区、县(市)教科局和学校抓诗教的责任。要求校长把诗教进校园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解决诗教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可能地调好教师之间的利益关系,千方百计为诗教的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二是施加压力。通过开展校际间的诗词学习创作竞赛活动,使学校之间在竞赛中相互比较,体现优劣,奖励优胜,自然会给校长们施加了压力。有了诗教的压力,就会有抓诗教的动力。三是实行监督。抓好诗教工作,是政府的任务,通过人大监督,实行年度考核,从教育局到学校,形成诗教工作链条,使诗教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实践证明,凡是校长重视抓诗教、理顺了学与教的关系,不仅可以增长学生诗词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视野,充实学生素养,陶冶学生情操,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如防城实验高级中学坚持“品高为大,智善唯美”的教育理念,十分重视诗教工作,实行以诗育人,不仅学诗秀才辈出,而且高考成绩名列前矛,在今年举办的首届“大港杯”中学生诗词对联创作竞赛中,该校60%的学生参加了竞赛,其中大部份是高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有112人的参赛作品被评选入围,占入围总数的34.3%,其中获诗词对联一等奖4人,占40%,二等奖12人,占50%,三等奖16人占29.6%。同时,在今年高考中,该校取得6科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其中有5个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广西七名以前。事实说明,诗教进校园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而是育人长智的重要举措。

三、理顺“进”与“出”的关系。诗教进校园,不能只“进”不出。所谓“出”,就是要让学校师生的诗词作品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形成流动状态,为诗教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在开展诗教进校园工作过程中,十分重视抓好“出”这个方面的工作。除了开展各种诗词学习竞赛活动之外,重点办好《防城港韵》和《仑河吟风》这两个刊物。在刊物里分别开设“教师园地”、“诗苑新苗”专栏,为教师和学生的诗词作品走出校门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为了调动学校师生积极写诗投稿的积极性,《防城港韵》编辑部作出了两项决定:一是师生诗词专栏,由七所高完中学校轮流担纲负责编辑,比赛看谁的作品多、品质好、编辑水平高;二是学校师生投稿有稿酬,凡被选登的师生诗词作品,每首给稿费5元。稿费虽然微不足道,但亦能体现师生创作诗词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积极组织东兴中学师生写诗,向国内国外诗刊投稿。到目前止,已有11个中学生和7个教师写有200多首诗词发表在《防城港日报》、《广西八桂诗词》、《新加坡新风》、《新加坡世纪风》和《世界传世诗词艺术家大辞典》等大部头刊物上。通过诗词作品交流,潜移默化,提高师生诗词创作能力,促进诗教全面开展。目前,《防城港韵》和《仑河吟风》这两个诗刊已内部发行了13期,发表师生作品479首,展现了校园诗词的风采和魅力。

四、理顺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学校的事情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诗教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就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且更是社会的事情,需要社会大力支持,需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才能促进诗教持续,协调发展。为此,我们一直致力于理顺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从多方面努力争取社会力量对诗教工作大力支持,为诗教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以真诚感动市委书记、市长,引起他们对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真诚做了三件事:一是在2003年十月庆祝建市10周年暨建港35周年之际,由东兴、防城诗词学会牵头,组织全市诗人,以讴歌防城港,宣传防城港为主题,编写了一本诗集,名叫《双庆吟》,选载了1000首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歌颂防城港市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热情赞美防城港市的秀丽风光。市委书记、市长看了这本诗集后,十分感动和高兴,激起对诗词工作的高度关注。二是在筹建防城港市诗词学会的过程中,我们把本市退下来的厅级干部组织起来,共同向书记、市长进言献策,认真陈述诗教工作的重要意义,介绍全国开展诗教的形势,与之相比,我市各项事业发展很快,但诗词文化建设十分薄弱,诗教工作至今仍是一个空白,不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要求,希望书记、市长进一步重视诗词文化建设,号召大家出力填补诗教这个空白。书记、市长接纳了我们的建议,下令大力抓好诗教,繁荣诗词文化,建设诗词大港,铸造文化国门,推动“三个文明”建设。三是以无私奉献和执着的精神,热情为建设“三个文明”服务。如每逢重大节假日或纪念活动,全市四个诗词学会都主动地、热情地编写山歌、诗歌、诗词、粤曲进行登台表演、朗颂宣传,还经常深入农村、工厂、部队与工人、农民、战士进行联欢,活跃了社会诗词文化生活,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热情和工作干劲。正是这一系列真诚的行动,真的把市委书记、市长感动了。他们不仅下令要大力抓好诗教,而且为诗词文化的发展做了一系列实际工作,如划拨财政资金,出面拉赞助,接见诗词学会领导班子,为《防城港韵》创刊号题词等等。书记的题词是:“群策群力办好《防城港韵》,同心同德建设文明港城”。市长的题词是:“努力办好《防城港韵》,为建设工业大市鼓一把劲”。书记、市长的关心和支持,象春风一样吹拂桂南边疆大地,有关部门即行动起来抓诗教,给诗词界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日月同焦点,光辉照汗青;吟风吹满地,到处盛花馨。

(二)整合诗教资源,形成诗教合力。市成立诗教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林兴同志担任组长,市教育局局长朱荣庆同志担任副组长,把市教育局、文化局、电视大学、市诗词学会、防城港日报社、电视台等相关单位的诗教功能整合起来,通过联络、协调、指挥的有效动作,形成强大合力抓诗教。同时,我们把原市四家班子中退休的四位厅级老领导组织起来,投入诗教工作。由于他们仍有余威,说话上下尊重;有活动能力和工作经验,亦乐意去做,所以在联络、协调和组织指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诗教工作释放出满天夕阳红。

(三)、千方百计运筹资金,为诗教工作提供经济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缺乏是诗教工作的难点之一。我们解决资金问题,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巧妇能做无米之炊”。其次是发动社会为校园诗教,为中学生“大港杯”诗词大赛,为小学生创“诗词小三士”默背诗竞赛,为中小学教师“港韵杯”诗词竞赛活动捐款赞助。目前已收到赞助13.15万元。除了积极争取社会赞助外,我们还动用人大议案的民主权利,已把防城港市诗词学会年度经费纳入市财政年度预算开支,建立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为诗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积极构建诗词物化工程,优化诗教硬环境。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环境的品位高低,直接影响人类的文化素养。诗教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抓好软件建设,而且要优化硬环境,营造诗教第二、第三课堂,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涵养人性。为此,我们正在实施两项工程:一是建设东兴国门文化沟。目前,已在仙人井至响水龙山沟的石壁上凿写诗词120多首,丰富了山沟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和游客向往的地方,成为诗教的重要基地。二是筹建“恩来诗岛”。计划在防城港西湾风景秀丽的北风恼岛上兴建“恩来诗岛”。目前,该工程已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意划拨该岛160多亩面积用于“恩来诗岛”的建设,规划部门正在制定规划,即将进入市场运作实施阶段。随着这些诗词物化工程的建成,不仅为诗教提供良好的教育基地,也将为旅游业的名胜景点,促进文明港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起积极作用。

我们的诗教工作,基础较差,起步较迟,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和诗教工作的目标要求相比差距很大,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我们要积极努力虚心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建设和健全诗词文化发展机制,围绕四条主线(诗词队伍发展主线、诗词教育发展主线、诗词物化发展主线、诗教工作监督主线)构建诗词文化发展网络,努力建设诗词大港,铸造文化国门。

关闭窗口

中华诗教网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区东区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86928238  浙ICP备09058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