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高朋满座。第四届丽水“瓯江山水诗路”中华生态诗学术研讨会在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县举办。松阳具有“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之称,水墨民居,田园风光,人文景观,与中华生态诗交相辉映。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诗词爱好者共有96位代表参加会议,共同见证中华生态诗发展之路的又一高峰。本次研讨会收集了53篇论文,22位作者在会上作了现场发言。作者以认真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诗意的笔墨,再一次以准确的语言的论述了中华生态诗的历史地位,认为中华生态诗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态文明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诗词新形态。有的论文深入探析瓯江山水诗中的审美内涵,从守正与创新要求提出需要自我突破;有的论文提出要重视生态诗的学术研究,构建一套相对成熟的生态诗基础理论;有的建议加大宣传,扩大影响,逐步让作者形成自觉创作的习惯;有的建议要擦亮中华生态诗这个文化金名片,创建中华生态诗词研学样本基地。更有作者呼吁中华生态诗应该担负起"呼唤最美的生命状态"的职责:呼唤和平,回归美好温馨的家园;呼唤文明,回归风清气正的社会;呼唤平衡,回归原始的美丽的自然环境。通过研讨与会人员对中华生态诗的背景、特征、风格、技巧、语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
本次研讨会是在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背景下召开的。"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脉了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准确把握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原则方法,为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研讨会正是响应了总书记这个号召,中华生态诗的产生、发展、壮大充分说明了习总书记论断的现实意义。中华生态诗拓展了中华诗词的题材和主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在传统诗词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华生态诗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而成。中华生态诗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丽水诗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会议期间举办方组织参会人员到松阳之窗、张玉娘诗文馆、延庆塔、横坑善垄古村落釆风,领略了松阳城市文化建设、深厚的历史底蕴、江南秘境的故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让大家对松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一个侧面体会到瓯江山水诗之路的独特魅力,对中华生态诗的理解和认识也更为直观,有更深的感受。
第四届丽水瓯江山水诗路与中华生态诗学术研讨会巳经落下帷幕,但学术研讨会带来的影响会源远流长,将进一步夯实中华生态诗的理论基础,促进广大瓯江诗派诗人明确方向、认准目标、激发灵感、勤奋创作。我们也将坚持不懈推广和传播,努力让中华生态诗渐渐成为一坛美酒,使之成为在深巷也有人知晓的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品牌,推动中华生态诗根植丽水,立足浙江,面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