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网
 首页  诗教理论  诗教经验  诗词资料  诗界瞭望  诗乡诗教  关于我们  校园主站 
当代诗词
当前位置: 首页>>诗教理论>>正文
傅明夫:诗教,促进中华诗词普及和繁荣的重要途径
2014-04-17 14:52 傅明夫  中华诗教促进中心

诗教,促进中华诗词普及和繁荣的重要途径  

 

傅明夫 

 

 

 

“国魂凝处是诗魂。”(杨叔子语)中华诗词的精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正气,它是我中华民族形成、凝聚、抗争、发展、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诗词凝炼优美,顺口易记,最适合青少年诵读。其潜移默化,启智育灵,培根固本的功效,绝非理性的说教,抽象的灌输可以与之比拟。  

 

基于上述认识,加之中华诗词学会《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的启示和促进,我县诗教于2002年起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至今,已有两所学校成为国家级诗教先进单位、七所学校成为省级诗教先进单位、八所学校成为市级诗教先进单位,并持续向社会全面推进。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先后授予浦江县“诗词之乡”的称号。  

 

浦江县诗教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促使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梁东先生说,诗教“可以从根本上,从人的心灵深处提升人的道德感悟。”(梁东《诗教,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当代诗教,不应是传统诗教的翻版。诗教育人,养心种德,应具有时代内容、时代精神。浦江诗教一开始即注意面对现实,与时俱进,把诗教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与“四好”教育(即爱国守法好、孝敬父母好、学用科技好、助人为乐好)结合起来。如郑宅中心小学、诗教结合孝义教育与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鼓励学生在家爱劳动,在外做好事,勤奋学习,孝敬父母,爱护弟妹,关心他人,定期表彰“孝义之星”,并编辑成册,届届传承。得到中华诗词学会和省市诗联学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赞赏。大溪、白马、郑家坞等中心小学,诗教与学雷锋结合,学习雷锋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写诗诵诗,抒发学雷锋的感怀,颂扬雷锋式的好人好事,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促使青少年学生文化素质的发展  

 

诗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柳斌语)诗词文化与各门爱科,既互异,又互通、互补。我们倡导诗教与语文教改相结合,与书画、音乐、舞蹈相结合,与各门学科相联系,相辅相成。20105月,浦江县教育局测试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城区、平原区、山区三个片,获得第一名的,都是诗教先进学校。处于山区的壶江初中,被评为浦江县一类学校,该校升学率也由92%提升到95%。实践增进了信心,消除了疑虑,使诗教得以长足的发展。杭坪中心小学,不仅成为浙江省诗教先进单位,而且成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3年教育局综合考核,该校为第一类学校。  

 

三、促进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  

 

诗教要发展,师资是关键。诗教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提高文化素养,提供了平台和机会。郑宅中心小学首先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以诗为主,诗文结合,共六册。内容丰富,诗画并茂,得到有关领导赞赏,兄弟学校相继效仿。前陈中心小学,根据全县统一教材《古诗词助读》,组织教师编写了200多首诗词教案。通过编写教材与教案,既保证了诗教的质量,又提高了教师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杭坪中心小学着力抓教师的诗词创作,编辑出版了《园丁韵圃》40余期,发表教师800多首诗词。2012年,我县举行诗教先进单位教师诗词创作现场命题摸底测试,64人参加,格律基本过关的22人。《月泉诗丛》教师专辑《满园春色壮吟魂》,编入了浦江诗教促进中心所属的12所中小学,205位教师,500多首诗词,有些已称得上佳作。  

 

四、促使诗词组织的发展和提高  

 

推进诗教,要发挥诗词组织的作用,发挥诗人和诗词爱好者的专业优势。而诗词组织也在推进诗教中,增添了活力,壮大了队伍,提高了素养。浦江仙华诗社成立了1989年,入社者46人,大多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十年后,都进入髦髦之年。其间社员人数虽有所增加,队伍老化现象更为严重。随着诗教的开展,大量中青年教师相继加入诗社,社员人数增至260多人。  

 

诗词传承,后继有人。前浪后浪竞逐,诗词创作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诗社成员中,有诗词专著者8人,在省以上刊物发展诗作500首以上的6人,两人达2000多首(次)。一些较为重要的全国诗词联创作大赛,如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举办的“纪念岳飞诞辰900周年”、五部一委举办的“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华夏诗词奖”、全国“红船杯”廉政征联创作大赛,以及奥运、世博诗联征集活动中,仙华诗社均有人获得等级奖和优秀奖。  

 

嵩溪学社是嵩溪一个村的诗书画组织,也创作了诗词数千首。玄鹿吟社·柳溪诗社、古城诗社等乡镇诗词组织,在我县推进诗教、建设诗乡活动中相继成立或恢复。各诗教先进单位,也都有自己的诗词组织和刊物。全县诗词组织和诗词活动,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全新气象。  

 

回顾我县十多年来的诗教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是推进诗教工作的保证。  

 

我县诗教开始由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县文联和仙华诗社联合启动推进。20105月,浦江县成立了创建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诗教工作,由县委常委、主管文教的副县长任组长,教育局、文化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或成员,办公室设在文联,使诗教活动在组织上、物质上得到了保证。县教育局、文化局等主要部门,各诗教先进单位,都成立了诗教领导小组,形成固定长效机制。集体领导,上下构通,持续推进诗教,避免“人走事了”,因个别人事调动而影响诗教全局的现象发生。  

 

二、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是普及诗教的有效途径。  

 

“万事开头难”。诗教也如此。难就难在对诗教的认识上。有人认为诗教是“复古”;有人认为中小学课本中都有诗,都在教,提倡诗教多此一举;一些人对诗教有三怕:一怕加重学生负担,二怕搅乱教学秩序;三怕影响教学质量。诗社内部也有不同声音,说诗教不是份内事,可搞可不搞,意思是不要搞。面对种种问题和压力,我们没有畏缩。2002年,首先在平安小学搞试点,200312月,在该校召开浦江县首届诗教现场观摩会。浦江县和省市诗联会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听取了时任该校副校长、诗教负责人的楼基洪同志关于该校一年来试行诗教的情况和成绩的汇报,参观了开展诗教活动的系列展版,观看了师生诗词演唱节目。观摩会开得相当成功,浦江电视台作了专题报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浦江诗教在平安小学成功地点燃了“星星之火”,使实施诗教的学校,一而四,四而十,十而二十,八年内几个翻番,形成了燎原之势。  

 

浦江诗教在占领了校园阵地,站稳脚跟后,采取了两种方式,向社会推进。一是以学校为主导,浦江五中、白马中小相继成立诗词联社,以家长为桥梁,推动诗教进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尤其是黄宅镇五所中小学联合(其中有国家级、省级诗教先进学校二所),组成诗词联社,吸收干部、职工、农民与各界人士参加,社员  人,遍布全镇各个方面,各个村落,全面促进诗教的普及。二是直接在白马嵩溪村搞农村诗教试点;在全县开展多次农民赛诗活动,举办农民诗词培训班,促进诗教深入农村。在艺力水晶饰品公司开发激光内刻诗词的水晶工艺品,探索诗词进企业的新途径,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统一部署,各彰特色,是繁荣诗教的必要举措。  

 

诗教要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普及,形成大环境、大气候,获取大效益。我们坚持八个统一: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活动、统一检测、统一评估。并与时俱进,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和要求。推动诗教,教材是依据,是保证。我们编辑出版了《古诗词助读》,统一诗教的内容,要求、进度、考核与评比,在推进诗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强调“统一”的同时,又鼓励彰显各自的特色,自选结合点。郑宅中小,诗文结合;郑家坞中小,古体诗与白话诗结合;黄宅二小,诗词书法结合;江南初中,诗词与自然学科结合;黄宅中小,诗词与音乐美术结合;杭坪中小,诗词与剪纸结合,使我县诗教,不仅规模较大,而且载体多元,异彩纷呈,互为因果,一举多获。  

 

四、树立典型,创先争优,是推进诗教的经久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和树立典型,创建诗教先进单位,优化诗教质量,有力地促使我县诗教的持续发展。  

 

2008年,我们根据中华诗词学会和浙江省诗联学会《诗教先进单位评定标准》,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浦江县诗教先进单位评定标准》,并根据诗教的进展情况,不断补充细则,提出量化要求。如对试点学校诗教领导小组的成员和人数、各年级学生诵读诗词、师生诗词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努力贯彻落实。及时发现、总结、诗教试点单位的新鲜经验。如黄宅初中“大目标、低起点、近距离、高效能”的工作思路;黄宅中小“一凭借二紧抓三激励五结合”的工作方法;郑宅中小诗教与孝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把好评估关、审报关、推荐关,坚持四原则,即坚持按“标准”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看实际效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做到三个“不”:不急功近利,不姑息迁就,不弄虚选假。确保所评出、被批准的诗教先进单位,有明显实绩,有先进经验,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2010年,我县12所诗教先进单位,成立了浦江县诗教促进中心,发挥了先进典型的集体示范和四围辐射的作用,成为推进我县诗教的主力。  

 

五、培训师资,强化团队,是提高诗教质量的重中之重。  

 

经验告诉我们,哪个单位重视师资的培训,形成强有力的诗教团队,哪个单位的诗教就能生气蓬勃、持之以恒并富有成效。我们培训师资的办法是:①请中华诗教促进中心与省诗联学会专家和学者来浦江面授或安排省内外著名诗人带徒函授。②本县举办诗教骨干轮训班,每期三十人左右,时间四至六个月。③安排诗社有一定造诣的社员分赴学校或乡村(社区)举行讲座。④各校自行培训。做到五定:定要求,定人员,定时间,定学习资料,定期考查结业。一般一学期为一轮。  

 

六、读写结合,寓教于乐,是持续推进诗教的重要保障  

 

中小学生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此时熟读背诵的诗文,往往终生不忘。中小学诗教,要坚持以读为主,要求有一定的背诵量,原则上小学生诗词两百首,初中生三百首。教师教诗,少而精,留时间让学生多读多背,允许学生不求甚解。  

 

要坚持读写结合。“诗词创作必须而且可以从小抓起”(孔汝煌语)创作诗词,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其智力和能力。我县自开展诗教以来,学生的诗词习作达四五千首,已编辑出版了两本诗选《桃李春风化雨开》、《小荷初露尖尖角》,不少习作,袒露童心,饶有童趣,证明中小学生不仅应该学写诗,而且能写好诗。但要求不宜过高,格律从宽。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尽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读写互动,才能相辅相成。诗教只读不写,易陷于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智能够的协调发展。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说明环境的重要影响,诗化校园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不仅能陶冶其心灵,而且能给人智慧的启迪与积极向上的激励。我县实施诗教的学校,都重视校园诗词文化物质工程的建设。造诗词气氛,可谓千方百计,甚至以广播诗词,替代上下课铃声。农村如白马嵩溪、岩头礼张,有规模较大的诗书画展馆。浦江仙华山、仙华湖及古道、殿阁、亭台,通济桥、金坑水库亭阁、曹街、马鞍山、岩头、后叶、山背等村落厅堂、凉亭、牌坊,诗联书画交辉。仙华水寨诗廊、月泉吟社遗址,正在兴建、修复之中。浦江诗教还有些薄弱环节,校园诗教小学较好,上伸下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诗教“五进”,任重而道远,须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浦江建设诗词之乡的工作,将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扬帆启航,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目标。  

 

(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浦江县创建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顾问,浦江仙华诗社社长)  

 

关闭窗口

中华诗教网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区东区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86928238  浙ICP备09058249号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