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要传承 诗教应先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杨叔子
基困会遗传,文化要传承,经典需诵读,诗教应先行。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正因为如此,“报告”告诫全党,“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报告”以空前力度强调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基因会遗传文化要传承
基因会遗传,而文化却要传承。遗传是自然的,而传承却需要人为,需要一代一代的努力。
当今世界,科学突飞猛进,技术日新月异,作用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远;所以,我一再强调: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是愚昧,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地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空虚,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历史之鉴,不可不察。今天,既要“精于科学”而不能“荒于科学”,又要“精于人文”而不能“荒于人文”,这是时代的呼唤!江泽民同志十分深刻地指出:“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与民族凝聚力,关键是民族凝聚力。什么是民族凝聚力?主要是对民族的人文文化的认同”江泽民同志在哈佛大学演讲中有一句名言:“中华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
文化要传承 经典需诵读
人类经过五百多万年的发展,走过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坎坷道路。在五千多年中,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受到烈火利剑的考验,但作为最古老的民族,作为最古老的文化,只有中华民族,只有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没有消亡,而且历史从未中断。这是铁的史实,谁也无法否认。神州大地上的文化与民族之所以能绵延与发展到今天,这不能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紧密相关,这不能不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含有深刻的哲理,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由此民族精神作为脊梁骨的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战胜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凝聚其精华的经典,含有深刻的哲理:和谐执中,近思远虑;自知自胜,自强不息;厚他薄已,成仁取义;缘督为经,好道进技;薪火相传,不亡者寿。特别是其中奔流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强大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因为这样的哲理,合乎客观世界实际及其变化规律,从而用此哲理哺育与武装起来的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诵读经典,追根寻源,饮水知源,正本清源,固本浚源,根固干强枝茂,源深支众流长,凝聚人心,蓬勃生机。当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十全十美就不会有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自身不足之处。但是,历史业已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感情的熏陶,对思维能力的开拓,对精神境界的提升,对有关关系的认识,对民族人心的凝聚,其作用,其影响,其贡献,其深度,其广度,其强度,必须充分肯定!北京大学校史馆有八个字讲得多么好:“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不温故何以知新?不继往凭什么开来?不背靠五千年,怎么来坚持“三个面向”,怎么能有“中国特色”?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发展,首先必须立足于五千多年文明史,特别是这一百多年中华民族英勇奋斗,求解放,奔富强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与弘扬,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必须诵读与光大。
经典需诵读 诗教应先行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诵读经典,同时也应确信,历史已证明:我们应该大力使诗教先行,只有如此,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诗是文学,也是艺术,是文史哲一体的作品,而且也是“科学”。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放射着中国传统经典的哲理光芒。在形式上,从“诗三百”到楚词、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成功的新诗,极其多样,异彩纷呈,不拘一格,不断出新;在内容上,从自然到社会,从集体到个人,从情、从景到情景交融,从古、从今到古今同汇,从中、从外到中外并举,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知识与史实;在思想上,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通过其深邃的意境与充沛的感情,深浅显隐不同程度地表达着某种深刻的哲理与永恒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变化观、本质观深深熔铸在其中。
中华诗词,形式精湛,技巧高超,音韵优美,节奏动人。
中华诗词,内容凝练,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心裁别出。用的字、遣的词,就是“关键词”,标新立异,推陈出新,不拘一格;千古名句,万古流芳,不胜枚举。
中华诗词,感情丰富,思维活跃,意境深邃,哲理含蓄。字里、词间、句中,奔流着充沛的情感,引发着激荡的思潮,启迪着深沉的思考。
中华诗词的形式、内容、思想与意境互相联系,彼此渗透,形成整体,不可分离。没有精湛的形式,就无法表达凝练的内容;没有精湛的形式与凝练的内容,就无法反映深邃的思想与高远的意境;当然,没有深邃的思想与高超的意境,哪能有内容凝练的基础?无此两者,又哪能有形式精湛的前提?这三者,彼此互融,血肉相依。
人文文化教育,有两大作用:一是陶冶感情、提升精神境界,特别是树立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界的高度责任感;二是活跃思维,开拓思维潜力,特别是开拓原创性思维的主要源泉。诗教在这两点上,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易于接受,作用又更直接、更强烈。中国传统教中的少儿启蒙读物,绝大部分是诗,是韵文,其实,《老子》就是诗,韵文也是“诗”!
对青少年与儿童的教育,首先重要的是陶冶感情,是情感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青少年与儿童,要教育他们成人,首先要有人的人性,要有中国人的人心,要有基本的人格。
科学研究与历史事实已证明:人的原创性思维主要来源于人文文化,来源于直觉、灵感、顿悟、形象思维。文艺是最讲究创新的,立意新颖,内容新颖,反对以各种形式抄袭别人,中华诗词更是如此。爱因斯坦讲得对: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人的灵性,在于人类进化了500万年而有了人的人性与灵性的基因,不开发人的灵性,不开发人的原创性思维的源泉,则人的思维与计算机何异?人的人性与人的灵性往往不可分割,但是,人的人性、人的情感一般都起着主导作用,比人的灵性、人的智力起的作用更基础、更深刻。而对青少年,特别是少儿而言,情感的熏陶同智力的开拓相比,毫无疑问——必须坚定地放在第一位!相反的历史教训难道还少吗?
还应该强调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莫不在中华诗词中以其艺术笔法,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程度来深浅隐显地表达出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谐统一;“牢骚太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近思远虑;“睫在目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自知自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强不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厚人薄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成仁取义;“莫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好道进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缘督为经;“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薪火相传;“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不亡者寿!正因为中华诗词具有形式、内容、思想与意境高度统一的优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极感人,好诵读,易记忆,易接受,耐咀嚼,耐寻思,利引伸,利开拓,从而更具强大的感染力与生命力。毫无疑问,中华诗词之所以更具强大的感染力与生命力,还在于 “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时代相呼应,与时代共驰驱!
让中华诗词创作百花斗艳,让中华诗教普及中华。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事业中,文化要传承,诗教应先行,这是重要战略措施之一。诗教先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整理校对:沈利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