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传统诗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探析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人文部 斯静亚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持续滑坡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的保健、治疗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诗歌疗法,作为心理治疗方法的一种,它的治疗功效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中国是诗的国度,利用中国传统古诗词的情感特点、吟诵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来对大学生的心理疾患进行治疗应该是一个行得通且能行而有效的方法。在高校利用传统诗词来进行心理保健与治疗,可通过加强校园诗教、组建师资队伍、编写“诗词本草”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传统诗词 大学生 心理保健
当代,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医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日渐紧密,诗歌的“药用价值”日益凸显,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学家根据诗歌“最接近人类灵魂”这一特性,探索着用诗歌来治疗心理疾病,即诗歌疗法,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创作出的诗词作品浩如烟海,仅唐、宋两代,能搜集到并刻印成册的诗词作品就有十余万首。传统诗词又以它内容的多样性、情感的丰富性,意境的优美性,文化底蕴的深厚性等,而深受着当代大学学子的喜爱。怎样发掘我国传统诗词的“药用价值”,使之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发挥应有的保健、治疗作用,应已成为高校心理保健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现状剖析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行为出现偏差的报道频频见诸于报端,从清华学子的伤熊到马加爵的杀人,以及无数的跳楼自杀案例,无一不在用血淋淋的事实向世人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素养的持续滑坡,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几次的高校心理健康调查也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情绪的不良反应和行为的适应障碍,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0年上半年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通过对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18%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下滑,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其自身原因。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而另一方面,大学期间又面临着求学、求职、求偶三大人生课题,自我的认同、学业的成败、职业生涯的规划、社会交往的拓展、与异性的关系等等,都会带来压力,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困扰,滋生不堪重负之感。而独生子女的教育方式,又使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阅历,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后,一下子觉得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迷惘与困惑。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同时,大学生不敢正视自己的心理疾患、高校缺少正规的心理咨询队伍等也是学生心理素质恶化的原因之一。
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载体,寻求一种契合大学生的知识层次、心理特点以及实际需求的心理保健、治疗方法,已是当务之急。
二、诗歌疗法的概念及功效
诗歌疗法是阅读疗法的一种,即向患者推荐一些不同情感色彩的诗词,让病人独自阅读或在医生的指导下集体诵读,通过认同、净化、娱乐和领悟等作用,产生一种肯定、满意、愉快的情感,消除各种心理之间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是一种提高心身健康的心理治疗方法[1]。诗歌疗法,作为一种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它的研究最早出现于西方心理学界,如美国的勒纳教授、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的医生等,他们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
其实,诗词在心理健康保健、治疗中的功效,我国古人已早有认识。春秋时期的政治学家管仲就曾说过:“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白居易在《读张籍古乐府》中也提到读张籍的诗,“上可稗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清代萧伦说:“人心如良田,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无诗书,心臆无佳想;一日无诗书,耳目失清爽。”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认为,读书后“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铲除。”
而在实践中,中国向来有读杜甫诗可以治病的说法。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中说到:“世传杜诗能除疟,此未必然,盖其辞典雅,读之者悦然,不觉沉疴之去体也。” [2]与之相应的医案见于清代青城子的《志异续编》:白岩朱公气痛,每当疾发时,取杜诗朗诵数首即止。而病体痊愈的原因则在于“取所爱读之,则心恬神适,疾不觉自忘。”明代曾任国子监祭酒的肖良有也曾在其编撰的蒙学读物《龙文鞭影》中推荐了杜甫的诗歌,说:“杜甫博览群书,尤善诗赋,涵泳汪洋,千姿万状,忧时即事,世称‘诗史’。客有病疟者,甫曰:‘诵吾诗可疗之’,果然。”[3]宋代的陆游则自荐己诗,他在诗作《山村经行因施药之三》中写道:“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自醒然。”
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心理学家对诗歌疗法研究的不断深化,国人对传统诗词的医疗价值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并开始尝试着用诗词来给自己的心灵减压。清华大学 张岂之教授就曾经说过:“我有一点体会,当我愁闷时,喜欢朗读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这种写‘愁’的佳作有助于消除我心中的闷愁,从而使感情的河流畅通起来。”[4]岳麓书社更是在2004年推出了一套“诗疗馆”丛书,收录并解读唐诗、宋词、元曲中的经典,为现代人疲倦的心灵送上一剂慰藉的良药。
三、传统诗词舒减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可行性论证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合适的心理宣泄口,使现实生活中久被郁积的心情得到疏泄,以保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传统诗词的丰富情感及吟诵特质,为心理宣泄提供了一种可能:
(一)诗词的抒情本质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情感依据。情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文学作品来进行心理治疗,首先就是要让病人与作品蕴涵的丰富情感产生心灵的碰撞和共鸣,进而带动病人由低落、消极等不良情绪向饱满、积极等情绪转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诗歌是所有的文学形式中,情感最丰富、强烈、最易打动人心的。“怒发冲冠”的壮怀、“人闲桂花落”的恬淡、“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艳、“人比黄花瘦”的无奈、“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恰似一江春水”的愁怨……人类的各种情感体悟,无一不在诗词中得到淋漓的宣泄。而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情绪变动最激烈、情感体悟最多样的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一方面向往真理、积极向上,追求理想与爱情,情感丰富,情绪饱满;另一方面,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心理上尚处于走向成熟的过程,又容易在客观现实与想象不符时遭受挫折打击,产生消极颓废甚至萎靡不振的情绪,强烈的自尊也会转化为自卑、自弃。此阶段的情绪多变性和情感体悟的多样性使诗词作品中丰富强烈的情感喷薄有可能更多地引起学子们的共鸣。
(二)诗词的吟诵特质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一条宣泄的途径。传统诗词的欣赏、阅读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讲究吟诵。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位吟诗时将头“拗过来又拗过去”的老先生,就是诗词吟诵的范例。诗词这种外在的吟诵表现形式,便于患者将内心郁积的闷气发泄出来。抑扬顿挫的诵读,是眼、耳、口、脑相互作用的过程,据医学研究,这样诵读的好处,除了可以开发眼、耳、口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增大肺活量,促进脑神经和脑血管的运动,舒肝理气,调情达志,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日本医学家还专门对吟诗做过研究:吟诗犹如健身体操,它既要求朗诵者发音准确,又要有正确的站立,时而还有伸臂引颈的姿势。这些吟诵诗歌的行动可使人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从而把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达到心理保健与治疗的目的。
(三)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为诗词疗法提供了可能。诗歌是诗人灵魂的产物,灵魂的交谈最能抵达根本。利用诗词来进行心理治疗,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在诗词节奏的律动中获得生理层次的愉悦;通过诗词的意象、意境在想象中获得心理层次的解放;从诗词的深层的感受中获得精神层次的升华。[5]诗词的治疗首先从诗词的外节奏刺激开始,患者通过吟诵诗词,从诗词的节奏、韵律中感受到一种生命律动的喜悦。进而进入心理的内层面,通过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与诗作营造的或睿智或旷达或恬淡的意境相融合,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最后则是跳出诗作本身,进行更高层面的思考,感性、理性得到高度统一,真正做到心灵的跃迁与升华。由此可见,要到达精神层次的升华,患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学识和较高的悟性。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为第三个治疗阶段的实现提供了学识、修养上的可能性。
四、传统诗词舒减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可行性方案
据调查,大学生在碰到心理问题时,借助最多的就是阅读疗法。他们从自己面对的心理困惑出发,有针对性地参阅相关书籍,以达到解除烦恼、淡化抑郁、消解焦虑等目的。遗憾的是,调查结果显示,传统古诗词并非他们的最爱。[6]但这并不能说明传统诗词在心理保健中毫无用武之地,相反,是呈现给我们一个严峻的现实,交由我们一个艰巨的任务。这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更是指明用古诗词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保健与治疗,前景十分广阔。在这块待恳的处女地里,我们还须细细耕耘、辛勤播种:
(一)积极推广和普及高校校园诗教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它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华民族人文素质的培育,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近几年,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广大一线教师及专家学者的呼吁下,传统经典诵读又回归中小学校园。国家教委推广的中小学古诗词诵读工程,让唐诗宋词无与伦比的永恒魅力再次在校园大放异彩。而在大学校园,除了中文专业学生及极少部分古诗词爱好者以外,很少有青年学子在意传统诗词。在前两届的长江日报文艺副刊部和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黄鹤楼诗词大赛上,就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参赛作者队伍中中老年人偏多,而年轻人尤其是30岁以下的作者相对较少。传统诗词在当代的“断裂”现象已不容忽视。而实际上,“诗词创作还需要形象思维,需要激情、想像力,而这些优势青年人更加具备,因此,让旧体诗词发扬光大,青年人应该是主力军、生力军。”(湖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俞汝捷先生语)湖北大学朱祖延教授也说:“振兴中华诗词,就是要靠年轻一代的传承与创造。”继承中华诗词传统,当代人义不容辞,在高校推广诗教,更是势在必行。
(二)建立一支既懂心理保健又有古诗词功底的师资队伍
在高校落实诗教的推广与普及,师资队伍的组建是关键。这支队伍应该由既懂心理保健、治疗的知识,又对传统古诗词有一定爱好的教师组成。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可以派送一部分有古诗词功底又对心理保健感兴趣的教师学习心理知识,参加一些资格证书的考核,如国家人事部推出的心理保健师的考证等;另一方面,则可以开展学校内的学科互通,让诗教中的骨干教师对心理保健教师进行必要的古诗词创作、欣赏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心理学教师也可以为诗教教师开设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讲座,以期达到师资的组建和互补。
(三)尝试编撰“古诗词本草”
阅读经典在治疗心理疾患中的作用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取得的功效,已是有目共睹。国外已经推出不少阅读治疗的书目,针对不同的心理疾病,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达到治病的目的。中国清代有个才子张潮,曾经写过一篇《书本草》的小品文,按照中医用药的模式,揭示书的治病功能。如他写道:【四书】有四种,曰《大学》,曰《中庸》,曰《论语》,曰《孟子》。俱性平,味甘,无毒,服之清心益智,寡嗜欲。久服令人醉面盎背,心宽体胖。【五经】有五种,曰《易》,曰《诗》,曰《书》,曰《春秋》,曰《礼记》。俱性平,味甘,无毒,服之与四书同功。高校的心理学兼诗教教师,是否也可据此为例,根据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患,编写一本“中国古诗词药用辞典”,将传统诗词按照不同的治疗价值进行分门别类,用于治疗不同的心理障碍。如对沉湎于情感不可自拔的人,让他赏读秦观的《踏鹊仙》,明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让意志消沉、对未来迷惘无望的人,诵读岳飞的《满江红》,体会那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激发起内心的豪迈之气;让那些自我感受与外界实际不对等的人,朗读王梵志的《他人骑大马》,告诫他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要有达观的心绪,懂得知足常乐等等。这样,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给学生开出的“药方”中,就包含有“诵读传统诗词”这一作业。
注释:
[1]原所贤.中国古代诗歌疗法.健康报.2001 03 23
[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69
[3]肖良有.龙文鞭影卷四.见:王三山.文人书趣.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215
[4]张岂之.论大学文化素质.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3).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2000.97
[5]王国祥.诗词疗法探析.医学与社会.第15卷第4期.2002.8
[6]宫梅玲.丛中.王连云.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书刊类别调查.中国学校卫生.第23卷第5期.200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