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多元化途径的明智选择
孔汝煌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灵魂,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科学创新素质教育是主体,身心素质教育是保障,已成共识。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突破口和基础建设。通常认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是指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人文文化素质教育在实施的层面上说,主要是指文、史、哲和艺术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毫无疑问也是“优先”、“大力发展”的对象,对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自不例外。笔者所在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自1998年以来,坚持探索当代诗教的理论与实践。从中逐步认识到:当代校园诗教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多元化途径的有效选择,这是因为就其内容的丰富性而言,诗教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识宝典;就其作用机制的独特性而言,诗教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直指心灵的丘比特神矢;就其育人潜能的多面性而言,诗教是文化素质教育与相关诸因素协调融合的催化触媒。这些认识和经验对使诗教参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诗教——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识宝典。
说中华诗词(古典的与当代的)是文、史、哲、艺诸科大全的通识宝典,并非夸张。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得很直接:“文章之革故鼎新,道无它,曰以不文为文,以文为诗而已。”诗来自文学,诗是文学的本质,一部中国文学史首先是一部中华诗史。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孔子的时代,“言”有语言和文学、文采二重含义,后者如“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因而在民族文化教育中,学诗作诗成了学文为文的入门功夫。
德国启蒙主义著名学者奥尔格·哈曼说诗是“人类的母语。”(转引自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最先出现的原始文化即是诗歌。先民以诗记史,钱钟书《谈艺录》说:“与其曰‘古诗即史’,毋宁说:‘古史即诗’。此《春秋》所以作于《诗》亡之后也。”诗先于史,诗中有史,这发展成为中华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故杜诗有史诗之誉,白居易有诗作当“为时”、“为事”之论。一部中华诗史蕴含着中华文化史、政治史、民俗史……,不啻是中华民族社会发展史的壮丽图卷。
从哲学思想的层面上看中华诗词,著名的“诗言志”、“思无邪”说都触及了“诗即思”的本质。虽然诗性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但诗在抒情的同时,必然会表达某种理性的思想倾向,情与理的融合,才构成诗的真实。就诗词创作实践而论,却不说著名的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直至徐志摩的《偶然》等发人深省的哲理诗,更有因哲学、文化思想的取舍不同而形成区别明显的风格流派,老庄道家的清虚无为、释家禅宗的空静超然以及孔学儒家的独善兼济等便分别在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的创作风格中有典型的反映。就诗学批评和创作论而说,诗是如情与理、意与象、情与景、虚与实、美与刺……等一系列矛盾范畴相反相成的和谐艺术,从中容易感悟丰富的朴素辩证法。何况作为艺术哲学、审美规律的研究对象首选是诗。因此可以说,中华诗词与哲学堪称中华文化的珠连壁合。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中曾说:“一切艺术都只能起于诗。”《礼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说明诗、乐同源,而诗在乐先。中华格律诗词的音韵回环、平仄抑扬和对仗整齐,把汉语言的音乐性运用到了极致。在我国传统艺术中,诗、书、画、印浑融一体,诗是领衔的,不通诗的书画、篆刻家被讥为“匠”,原因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书、画同源。”因此文人字画以“书卷气”为贵,实质是诗文的艺术营养滋润着笔墨形神,这就是诗对诸艺的融通性及其统领作用。相反的例子是,民间传统的玉石雕刻,尽管美仑美奂,栩栩如生,且材质珍贵,但大多只被视作工艺美术品而难登艺术的大雅之堂,其中缺少了诗意的引渡是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诗是一切艺术之祖,音乐、舞蹈、散文、小说、电影、戏剧、绘画、书法、雕塑、园林、建筑等各自成为独立艺术后,仍在诗的艺术张力作用场中,称某艺术、某作品具有诗意是最高的赞美。
中华诗词作为民族文学之根,民族历史与哲思睿智的形象传达和民族艺术之祖,是文、史、哲、艺的大全宝典。这一特质被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把诗学作为文化蒙学来重视的传统教育实践所印证。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学子们不可能为了增进人文素养的目的而化太多的精力去分门别类地钻研探究文、史、哲、艺各学科,那么,把不要求受众特别的文化基础和才智资质的诗教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课程,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在此理念的支持下,笔者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倡导诗教,并获认可,实施至今已有七年。主编并出版了《中华诗词曲联简明教程》和《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两本诗教——人文通识教材。诗教走进了《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等第一课堂,人文选修重点课程和校园诗文化系列活动第二课堂。接受诗教互动的师生达数千人次,发表了诗教论文数十篇,出版了两集学生诗词选,教师爱诗、学诗的群体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品位明显雅化。2002年我院成为中华诗词学会命名的高校中首家“诗教先进单位”,2003年以诗教为龙头的人文特色教育得到省教育厅评估专家组的肯定,2005年中华诗教促进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诗教育人、人文兴学的办学理念和品牌效应深入人心。
二、诗教——文化素质教育的丘比特神矢。
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央16号文件把“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列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把“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和“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列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这些正是当代诗教的强项。原因在于诗教的主要精神内涵正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诗教的独特功能在于陶情、审美,其作用机制在于动心忍性,感悟养成,从而内化、自律。
爱国主义是中华诗词的主旋律,且常与视民如伤地关心弱势群体的忧民仁心相伴而吟,成为中华诗词艺术表现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秦风·无衣》)表现了周秦人民不甘犬戎异族奴役,抵抗入侵的大无畏精神。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其名篇《离骚》中,揭露楚国的黑暗,“虽九死其犹未悔”、“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崇高的爱国忧民情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因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而非战成为汉乐府的表现主题之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是初唐士子投笔从戎,为抵抗突厥等异族入侵,希冀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语。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杜甫留下了“三吏”、“三别”等揭露安吏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渗透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经典篇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的爱国情怀表现为对经世致用的不懈追求。张、王乐府和白居易新乐府继承汉乐府揭露黑暗现实,同情民生疾苦,心系国势安危的传统,开晚唐杜筍鹤、皮日休、聂夷中伤时忧国诗的先声。“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姪孙湘》韩愈修明吏治,兼济天下之志的吟唱上承杜甫,下与清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脉相传。唐以后,历史上发生几次异族统治的更替,易代之际的爱国诗人或忧愤失志,如陆游、辛弃疾、张孝祥、陈与义、陈亮、张元干、刘克庄等;或英勇靖难如岳飞、史可法、顾炎武、屈大均等;或慷慨赴死如陈子龙、文天祥、张煌言、夏完淳、秋瑾等;或哀思故国如谢翱、汪元量等。他们的爱国诗词,都是崇高人格、襟怀的写照,不论是慷慨悲歌还是婉转低回,都能彪炳千秋,激励后人。即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诗分新、旧,但爱国主义仍是诗人们耿耿在心的吟唱主题。郭沫若的《女神》、闻一多的《红烛》、戴望舒的《元旦祝福》、蒋光慈的《哀中国》、殷夫的《血字》、蒲风的《茫茫夜》、田间的《给战斗者》、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名篇都是在革命变革或抗战时期吹响的爱国主义战斗的号角。传统诗坛虽经沉寂,但诗人的爱国之心不泯,鲁迅、郁达夫、毛泽东、沈祖棻、聂绀弩等的传统诗中都充盈着强烈的忧国伤时的情思。在当今中华诗坛上,干时讽政、反腐倡廉的力作堪称出自诗人爱国之心的当代新乐府。
中华诗词是培育包括爱国主义在内的中华美德的摇篮。节操正气、求真远志、进德修身、学习勉行、廉洁勤政、勤劳节俭、尊贤重才、团结友爱、齐家睦邻、谦恭礼让、纯真爱情、惜时爱物、高雅情趣等都是古典与当代诗词反复吟唱的主题,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有的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且与时俱进,内容日新。
中华诗词是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的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名至实归,当之无愧。
中华诗教本质上是艺术教育,但又是理性指向性较强的艺术教育。诗教的教化功能也因其作用机制独特而强化,这是一种导向性极为明确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体验教育。
马克思高度评价情感在道德人格中的作用:“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转引自陈新汉《审美认识机制论》)中华诗词向以抒情性为主体,《尚书·虞书》、《周礼·大司乐》等的记载说明先秦诗乐一体,感人情性的事实。荀子在《乐论》中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礼记·乐记》进一步说:“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因先秦诗乐不分,故乐教即诗教。荀子与汉儒在这里强调了乐(诗)教相对于礼教的内化作用和自律作用,又极注重“礼”对乐(诗)教的导向作用。按孔颖达的疏注,“反情和志、比类成行”可理解为君子应拒绝邪恶事物的诱惑,使人的情感返回正道而与美好志向相协和,以一切善的事物为榜样,成就自身的美好德行。宋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联系了孔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认为经过孔子“反情以和其志”的甄选,从而达到了“思无邪”的《诗》即与受“礼”导引的乐(诗)的教化作用相当,这是《诗》之所以为教的作用机制之所在。若以现代美学来观照,诗乐之教的导向性不唯一地受“礼”和“无邪”这些较为单一的是非价值观的制约,更主要地应受审美规律或审美价值观的导引。因此诗的教化功能不应是主观外加的,而是客观存在于诗的属性之中的。审美本身是一种愉悦的情感活动,可以激活规范行为的理性,从而实现道德自律与人格自塑。以此再来体悟前引马克思的话是强调了激情、热情在实现人的自身追求中的本质力量,激情和热情本身是两面刃,因此不可低估“煽情”、庸俗艺术的负面作用。
法国雅克·马利坦在《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中说:“诗在词语上与美相互平等和统一,因此除了在美中它就不能生存……诗恋美,美恋诗。”中华诗词集音乐美、意象美、含蓄美、品味美、风格美等诸美于一身,因而能比其他艺术更有资格成为通过审美陶情,从而内化自律的宝典,诗教便是直指灵台的文化素质教育的丘比特神矢。
三、诗教—文化素质教育与相关诸因素协调融合的催化触媒。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十一五”规划教育发展的主题。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作为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如何处理好与之相关的诸多邻边因素并使相互协调融合,以使全面素质教育的大厦耸然挺立,中华诗教可以成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得力抓手。
在高校首先要遇到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的关系。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最终要落实到自主创新,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方面,这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如果选择中华诗教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那么,受益者在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他的原创性思维能力将得到有效的开发。现代诗学的研究表明:诗是属于原创性思维的艺术。法国雅克·马利坦在《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中说:“考虑到诗的特定的构成方式,它需要艺术的或技术的技巧,但若考虑到诗的本质和它所涉及的真正的疯狂,它更是依赖于创造性的理性。”“让柏接图的缪斯入于诗人的灵魂之中,但他不再是诗神而是创造性的直觉;同时使柏拉图的灵感入于想象结合在一起的智性之中,在智性中,来自灵魂的灵感成为来自概念的理性的灵感,即诗性经验。”可见,马利坦所谓的“创造性理性”就是“创造性直觉”与“诗性经验”的结合而成的“直觉的理性”。还可注意的是:灵感只有结合想象才能成为诗性经验的智性,从而架起了想象与诗性创造的桥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曾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这段话描述的就是诗性直觉与灵感想象的融汇状态,即作为诗作核心的意象的萌生状态。
诗性直觉理性决定了诗和艺术的原创性思维本质,这与自然科学的原创性思维并无二致。自然科学家常用的直接法、估计法、模型法等无不源于创造性直觉与灵感想象的结合。所以爱因斯坦说:“物理给我们知识、艺术给我们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想象力是无限的。”钱学森强调创新人才的培育必须使科学素质与艺术素养结合起来。丘城桐在杭州人文大讲堂的演讲题目是《数学和文学》,在对浙大学子的对话中反复追忆起自幼的文艺熏陶对日后科研成就的重大影响。直觉和想象是诗等艺术创作与科学发现共有的智力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华诗教提供了开发直觉和想象力的有效途径,是使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相得益彰的结合部,也是使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融的闪光点。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五四以来的近百年中,在社会黑暗、科教落后的历史条件下,涌现出一批大师级的人物,而在相反的时代背景中,却出不了在数量与规格上都超迈前代的人才群体这一教育困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因此,教师的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效。由于当今的大学教师,多成长于教育理念跛足的年代,因此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便提出了如何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使之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的问题。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以诗教为龙头,并蓄文史哲、兼容诗书画,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有效地探索着上述诸关系的协调融合途径。他们在诗教中大力开展诗词创作教学,使学生在诗词创作实践中“兴、观、群、怨”,兴会人生,观察社会,乐群友爱,美善刺恶,接受感悟养成教育,锻炼开发创新思维。一般说来,学院兴华诗社学生社员的创作尖子都是班级中的活跃、骨干分子。在诗教中把教师吸纳到中华诗教促进中心,组织诗词创作的交流研修活动,有计划地开展诗教文化研究。目前已有多篇诗教论文在核心期刊等报刊发表,“用诗词吟诵和创作舒缓大学生心理压力”、“诗教与和谐社会”等课题已立项,并已展开实验、研究。参与诗教文化研究和诗词创作实践的教师都能比较主动地学习与诗教相关的人文学科,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增长着与大学教师相称的人文素养。他们以诗词名篇警句在专业课中比兴阐发,在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引诗取譬,晓理动情;在与师生交往中以诗词酬唱赠答。改善了形象,雅化了气质,提高了威信。学院在诗教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诗教的新载体,“西湖寻梦人文之旅”、“诗国青春诗联灯谜会”、“中华诗词吟唱会”、“江南毓秀诗书画笔会”、“诗教人文讲座”等成为了学院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园诗文化系列活动,既活跃了师生的文化生活,又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和格调。学院和中华诗教促进中心联合编印的《中华诗教》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的诗教工作内刊,发行到全国各地的诗教同行。建立了《中华诗教》网站,网上登记注册者近千人,实现了无围墙的校园诗教,在使雅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2005年9月
(此文系应邀出席2005年10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纪念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暨第四次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提交的论文。并入选胡显章教授主编之会议论文集《十年探索十年发展——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一版,亦收入梁东主编《当代中华诗教文论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