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网
 首页  诗教理论  诗教经验  诗词资料  诗界瞭望  诗乡诗教  关于我们  校园主站 
当代诗词
当前位置: 首页>>诗教经验>>正文
基于诗词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4-04-17 09:09 张亚萍  中华诗教促进中心

基于诗词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余姚市梁弄镇中    张亚萍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里的一颗明珠,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代中学生肩负着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2.落实课改精神的需要。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积极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从实际出发,开发校本教材,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学校高度重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文件精神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所有教育者眼前的一个大课题,需要实践探索。

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诗教对于中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诗教一般都在经济发达、素质教育进行得比较好的城区学校。初中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升学压力、生源限制等等因素都限制着发展,诗教理论和实践在农村初中还存在着很大不足,有待提高和完善。

3.建设特色学校的需要。

梁弄镇初级中学地处四明山中心,是“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现在这里建有农民诗社,有许多农民诗人,他们每天都在创作代有泥土气息的作品。梁弄镇初级中学如何结合地方特色,走出一条有效的育人之路,是学校历任领导最关心的问题。经过研究,决定结合本地本校特色,以传统诗教为突破口,在学科学习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学生不仅能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诗歌,而且通过教师的辅导,能够独立创作诗歌,从使青少年思想教育更加科学化、艺术化。本校的诗教工作有一定的底子,曾于2006年被授予“浙江省诗教基地”称号,学校老师中有不少是“梁弄诗社”成员,学校团委多年来坚持组织寒暑假读书写诗活动,但我们也看到,我校诗教工作开展形式和内容都趋于粗放,未能够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有课题研究来引领,以形成学校语文教育特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

祖国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我们试图从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萃取最具代表性的古典诗词,让学生诵读、欣赏、品味,学会领悟、学会欣赏、学会创造,其目的与意义在于:

第一,树立德行,提高修养。传统诗歌中有用之不尽的教化资源,从诗中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形成热爱人民、关怀现实的人道主义情怀。

   第二,启发智慧,锻炼思维。诗歌是启迪人生的一把钥匙,从中获取创造的灵感火花,感悟隽永的人生哲理,汲取奋发向上的动力。

   第三,和谐心灵,培养情感。叶嘉莹先生说,诗歌具有感发生命的力量,这是诗教的生命意义之所在。传统诗歌能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困难。

第四,培育美感,提高鉴赏。诗歌让生命更加和谐美丽,学生通过鉴赏诗歌可以提升审美素质。

第五,激发灵感,勇于创新。诗歌让学生张开想象的双翼,激发起创造的灵感,在生活学习中尝试创新。

第六,打造以诗词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以诗歌教学为载体,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目前各中小学对诗词教育普遍比较重视,研究者也较多,但是,大都限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等,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并不多。

本课题理念创新:重在诗词教育育人,打造以诗词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引领性强:学校全体行政班子、全体语文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对促进学校诗词教育,更有效地发挥诗词教育育人功能,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有力推进以诗教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地方特色:四明山,山清水秀,处于四明山核心位置的梁弄镇是古“唐诗之路”的要镇,梁弄镇的“农民诗社”,享誉省内外,这里的孩子耳濡目染,三岁孩童都能背上几首古诗,各中小学十分重视诗教活动,有“中华诗词之乡”美称,学校2006年被授予“浙江省诗教基地”称号,诗教基础好,特色明显。

三、研究预期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贯彻课内外经典诗词大阅读理念,大力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开发诗词教育校本课程,健全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营造诗词教育的校园环境,形成诗词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2、具体目标

1)拓展学生课外诗歌诵读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力争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读背古诗词500首。

2)探究课外诗歌诵读对语文素养形成的影响,探究古典诗词学习对学生写作实践的反哺作用。

3)探究并完善中学课外诗歌诵读实施与管理的模式,探究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诗歌创作途径,探索理论建树。

4)推进以诗教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贯彻“诗教育人”的教育理念,使诗教深入家庭,使诗教为梁弄镇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研究内容

1. 古典诗词教学的过程与教学方法研究。吸取近年来有关诗词教学方面的新理念、新成果,结合当前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探究古典诗词教与学的新途径、新方法。

2.以诗词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七——九年级语文教材,依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由课题组选编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梁弄镇中古诗文诵读读本》,萃取更多的经典诗词,最大限度地拓展初中阶段古典诗词教学的资源。

3. 诗词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培养研究。利用“唐诗之路”自然条件,借助山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将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资源整合,综合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一步探究古典诗词的学习与学生日常写作能力(包括文学实践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4. 以诗词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从校园环境,课堂教学,家庭参与,社会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

四、研究步骤

1、准备与起步阶段阶段(2013.42013.8

做好课题立项、开题工作。具体包括理论准备和调查研究,制定与研讨诗教计划、步骤,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使研究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做到扎实研究、稳步推进。

2实验研究实施阶段2013.92015.5

活动开展,整合并优化符合本课题开展的具体内容,校本课程开发并实施,探索诗教的方法、途径,构筑初中诗教有效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3经验总结与成果成型阶段2015.62015.9

反思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完成课题成果的研究报告,做好结题的相关工作。具体包括整理各种资料,学生成果展示,收集相关论文、阶段总结报告,攥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一)客观条件

1、梁弄镇地处四明山中心,是“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我镇还是“中国诗词之乡”,有农民诗社“梁弄诗社”,有许多农民诗人,他们每天都在创作代有泥土气息的作品。

2、梁弄镇初级中学诗教工作有一定的底子。我校于2006年被授予“浙江省诗教基地”称号,学校老师中有不少是“梁弄诗社”成员,学校团委多年来坚持组织寒暑假读书写诗活动,学生不仅能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诗歌,而且通过教师的辅导,能够独立创作诗歌,目前已有学生作品集《新芽朦胧》、教师作品集《湖畔浅唱》结集印刷。

(二)主观条件

1本课题组成员均为大学本科毕业,老、中、青三结合,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的高级教师(2名),又有充满朝气、好学上进、学养丰厚的教学新锐,还有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教学中坚。人员结构合理,教研氛围浓厚,教研资质优良。

负责人:周健三   全面负责、策划

李建力郑伏波 校园诗词教育环境营造、活动保障、督促、评估等

组长:张亚萍具体负责各年段诗词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主编《新芽朦胧》师生诗集、资料汇总、课题报告执笔

副组长:陈一江、各级段备课组长 制定研究本级段诗教方案的计划,汇集学生作品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梁弄镇中“梁弄诗社”社员,负责组织学生实践活动指导,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课、教学设计、搜集整理学生成果,撰写经验论文等活动

2为确保本课题的顺利进行,聘请省语文特级教师、宁波余姚教科所专家为顾问,学校予以经费支持,初步估计选编校本教材《梁弄镇中古诗文诵读读本》、汇编师生作品集、古典诗词教学实录等共需资金30000元左右。

六、课题预期成果

1、阶段成果展示

1)借鉴工具书及各类古诗词选本,编纂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梁弄镇中古诗文诵读读本》,攥写相关教学心得。

2)将古典诗词的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攥写论文,参与古诗文的各类竞赛活动。

3)编纂论文集,教学实录,学生文选,统计竞赛和中考(古诗文知识点)成绩。

2、最终成果形式

1. 传承中华文化,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

2. 古典诗词校本教材(拟分为三个学段),学生优秀诗词作品集(含发表、获奖诗歌、作文),古典诗词教学(案例)实录一本,教师诗词教育理论文集

3. 形成以诗词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闭窗口

中华诗教网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区东区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86928238  浙ICP备09058249号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