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网
 首页  诗教理论  诗教经验  诗词资料  诗界瞭望  诗乡诗教  关于我们  校园主站 
当代诗词
当前位置: 首页>>诗教经验>>正文
浙江诗教调研组赴江苏淮安市博里镇考察交流
2006-12-25 09:52 中华诗教网  《中华诗教》

博里诗花里外香

——浙江诗教调研组赴江苏淮安市博里镇考察交流

2006111820日,应梁东先生建议,由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与中华诗教促进中心牵头,联络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和金华市浦江县教育局,组成调研组赴江苏淮安楚州区博里镇考察、交流关于诗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实施。中华诗教促进中心副主任、浙江省诗联学会诗教部副主任孔汝煌、浙经院人文部主持工作的副部长郑芝玲、两课教师应丽卿、浦江县教育局副局长傅剑敏和浦江县石室中心小学校长娄基洪共赴博里,受到楚州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教育局和博里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切会见和热情接待。

考察组一行在博里镇党委谢书记、楚州区政协副主席、副镇长、主持诗教工作的朱震国和镇党委宣传委员 先生以及教育助理 先生陪同下按事先商定的调研提纲和程序重点访问了博里镇中心小学和博里镇初中,听取了镇党委、政府关于诗教工作的通报,出席了农民诗人座谈会以及两所学校各自组织的教师座谈会。在中心小学调研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兴致盎然地观看了由 吴志永 老师编导、学生演出的极有创意的诗剧小品:《黄鹤楼送别》。

博里镇诗教工作的创新点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是理念明确、行动坚决。镇党委谢书记在情况通报会的讲话中指出:博里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抓物质文明,更应抓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可以推动物质文明,诗教有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农民素质决定发展速度,政府行政推动固然重要,但根本要靠农民自觉,诗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成本最低、收效极大的教育;江苏要建设文化大省,博里镇要作贡献,农民画、诗教都是重要内容,是农村落实、贯彻《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可行、有效途径。

其次是工作到位,形成氛围。农民学写诗有自卑心理,镇诗协就组织专门的农民诗词学习辅导班,充分尊重农民,把他们请上来,备茶备饭,耐心说服,反复辅导。一有作品,就给鼓励。用真情打动,唤起自觉。机关干部、教师写诗“怕见人”,有职位,有学历,也有了包袱。镇领导带头写,校长带头写,写了改,改了写,形成甘当小学生的氛围,破除心理障碍。对个别有抵触情绪的,进行谈心,帮助提高思想认识。久而久之,博里形成了以写诗为荣,以写诗为常的特殊氛围,镇教育助理孙青说:与其说因为领导的要求才写诗,倒不如说动力来自氛围的“压力”。诗教氛围感染了圈外人,民间医生宋巧英主动为诗教损款五千元。调入镇里的想学写诗,调离博里的往往与诗日渐疏远。

其三是广泛参与,重视创作。全镇中小学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和小学四年级以上的语 老师全部参加诗词创作,其他学科老师也主动参与。会写诗的教师达120人,超过全镇教师数的三分之一。广大学生则是诗词创作后备军。农民诗人由2003年以前的3人发展到30人。最近新发展了90人,参加镇诗协组织的分片培训。机关干部60人全部学习诗词创作。目前,这个四万七千人的小镇已有诗词创作骨干150多人。镇级诗刊三年中已出了34期,发表诗词作品数千首。2006年淮安市评选十位优秀青年诗人,淮安117个乡镇之一的博里镇竟占五名。

其四是措施灵活,全面渗透。诗教重要的在于扩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粹的受益面。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如小学生作诗一般只要求押大抵相近的韵,高年级才学点平仄基础知识;农民开始学创作,一段时期内允许“顺口溜”;即便是教师、干部写诗,入门阶段也放宽要求。发表作品的镇级刊物有《诗词习作》和《博里诗词》两级。但降低准入门槛,并不意味放松、放任,即便是上《诗词习作》的作品也要求作者本人反复修改,并不由诗协的编辑与辅导老师改作、代写。校园诗教除语文主阵地外,向各学科渗透。在全镇中小学开展“课本诗”创作竞赛;结合国事、社情、民俗搞创作;课堂用诗词作导入语,结束语;博里初中王登成的《中国历史诗歌教学》;使诗教进入化学课堂的 周乃军 老师成为淮安市楚州区的学科带头人;……都给考察组极大启示。

博里诗教初见成效,受童趣诗教和欣赏教育的激励,爱读诗、爱传统文化的学生多了,学习主动性有了提高;农民尤其是农村干部带头写诗,移风易俗,赌博、迷信、是非等当前农村的落后、腐朽文化的三大顽症被有效遏止。教师通过写诗,提高了文化素养,使为人师表的气质更儒雅;机关干部学写诗,作品上《公仆风》,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追求的目标。诗教促进包括未成人在内的国民素质的日渐提高。民风淳朴,市长、市委书记到来,没有遇到惯常的被围着要求解决问题,而是受到群众自发的欢迎,成了“淮安市文明示范小城镇”。推动了这个淮安地区硬件条件并不占优的小镇经济发展,在楚州区排名一、二。博里镇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人民正在用诗教实践探索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助强和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考察组成员也分别介绍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和浦江县在校园诗教方面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与东道主交流融洽。郑芝玲、 应丽卿 老师表示要把考察成果当作活教材补充到两课教学中,并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傅敛敏副局长和娄基洪校长则表示要将考察收获上传下达,以推动本地区的诗词之乡建设工作。

关闭窗口

中华诗教网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区东区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86928238  浙ICP备09058249号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