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网
 首页  诗教理论  诗教经验  诗词资料  诗界瞭望  诗乡诗教  关于我们  校园主站 
当代诗词
当前位置: 首页>>诗教经验>>正文
宁海县诗词之乡“回头看”经验材料
2024-05-13 17:09  

挖掘特色  培植品牌

努力建设人意山光诗心自在的诗路旅游目的地


自2016年12月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以来,宁海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落实中央、省、市委相关会议要求,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做深做实“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通过健全长效机制、创设诗意环境、做强特色载体等举措,进一步营造诗心自在的浓厚社会氛围,在“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建设中争当排头兵。我县“诗路海韵”数字馆成为全省第3家浙东唐诗之路数字体验馆,前童古镇被评为浙东唐诗之路诗路旅游目的地,连续举办4届宁海县诗词大会,建立儿童诗研究中心,举办4届盖苍山中国童诗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长效机制,巩固“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成果。

宁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做好“中华诗词之乡”建设后半篇文章,把诗词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事项。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发挥“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县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各部门整体推进、诗词学会具体组织的诗词文化建设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将深化“中华诗词之乡”文化品牌纳入《宁海县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形成《宁海县浙东唐诗之路建设实施方案》,将诗路宁海建设和深化“中华诗词之乡”作为文化建设重要部分。前童古镇被列入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复兴再现一批诗路名城名镇”项目,中国徐霞客开游节被列为浙东唐诗之路主题文化活动的十大文旅特色活动之一,宁海成为“天姥留别”唐诗古道体验游的终点。前童古镇5A景区创建、宁海湾海岛休闲度假项目、十里红妆特色小镇被列入浙江省和宁波市《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重点项目。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每年安排15-45万元经费(每年安排15万元工作经费推进全县诗词工作,每两年额外安排30万元宁海县诗词大会(两年一届)专项活动经费。)将诗词文化建设纳入文化事业建设保障工作,对宁海县诗词大会等大型诗词主题文化活动、诗社建设、诗集创作出版等予以扶持。将优秀诗词作品列入宁海县优秀文艺作品奖“柔石文学奖”奖补范围。同时以社会力量强诗教,2013年,我县龙头企业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储吉旺董事长出资1000万元,设立“储吉旺文学奖”,奖项涵盖诗歌、散文及小说三大门类,吸引文坛诗坛创作“镇得住、传得响”的优秀作品。2023年,奖项奖金池扩容至2000万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培树诗词品牌,打造宁海辨识度的诗词名片。

紧紧围绕中华诗词学会以及省市诗路文化带建设工作要求,抢占诗词文化工作先机,借势借机推进全县诗词工作提档升级。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以城区南宋红妆乐园(时任省长郑栅洁2020年10月12日浙东唐诗之路建设工作部署会上点题,重点建设宁海“十里红妆”文化街区等文化特色街区和小镇)为中心,建设东部以力洋镇为代表的童诗之路、西南以前童古镇为代表的诗礼名宗、北部以西店镇、大佳何镇为代表的诗意家园。一是打造童诗村、童诗之路。将《中国童诗》主编雪野聘为驻村艺术家,在力洋镇力洋村成立儿童诗研究中心,将力洋村作为全国儿童诗大赛的主会场,连续举办四届宁海盖苍山童诗节这一全国性活动,吸引全国各地优秀小诗人聚焦宁海听诗、写诗、评诗。在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开发“诗画浙江”乡土教材,促“四大诗路”成“美育之路”》的建议,让传统文化成为浙江儿童精神成长的基因(建议梳理选编儿童版系列《诗画浙江》乡土教材,为“四大诗路”地域编写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系列《诗画浙江》通用乡土教材等,得到省政协副主席成岳冲肯定)。开展日常诗教,“今晚童诗约”公众号每日推出一篇优秀童诗,每半月举办童诗田野课堂,在力洋小学成立子布诗社。二是数字赋能增强诗词环境体验。将诗路文化建设与5A级旅游景区创建相结合,将“诗礼名宗”所在地前童古镇作为数字赋能诗路建设的首选地,2022年,投资1200余万元的诗路海韵——浙东唐诗之路宁海数字馆开馆,是宁波市首个建成的“数字诗路e站”,设有诗词大会、学子祈福、灯火红尘等13个互动体验展项。继“诗路海韵”唐诗之路宁海数字馆之后,又将竹编非遗和诗路文化结合,打造“诗路竹韵”非遗体验馆。馆内复制唐宋时期竹器,配以古诗词,与竹器融合,让游客通过诗词了解竹器自古以来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三是文化创新建设诗意家园。以艺术振兴乡村和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等文化创新手段,推进诗意文化家园建设。2019年以来,在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故里大佳何镇,持续推进艺术振兴乡村,今年还新启动建设“正学故里、诗意家园”为主题的乡村艺术谷项目。比如,谷口公园设计中选用方孝孺的诗《牧牛图》和国画大师潘天寿《耕罢》图的意象,打造“试问太平乐事,夕阳牛背青山”的诗意实景。以西店镇为试点开展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聚集高校设计青年,以宋代诗人舒岳祥故里岭口村作为“艺术乡建”赛道毕业设计的选题空间。形成以阆风故里为主题的毕业设计方案20余项,以文化创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绵延。四是在城区打造诗词文化特色空间。推进南宋红妆乐园建设,立体呈现南宋诗意生活。该项目总投资15.5亿元,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以千年宋韵和宁海国家级非遗十里红妆为蓝本,打造“浙江宋韵、宁海红妆”会客厅。该项目被列入2021年浙江省共同富裕重点项目、浙江省第二批重大项目库。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1号地住宅区完成主体进入内外墙装饰阶段,2号地块核心消费区正在进行主体和部分基础结构施工,项目主体预计于2024年底前主体竣工。

三是创设诗意环境,打造全域沉浸式诗词文化氛围。

坚持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将“中华诗词之乡”作为城市文化重要品牌来塑造,营造“人意山光”的诗意环境。是融入中心工作。坚持把诗教作为传统诗词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力抓手,将诗教与建党百年、“八八战略”实施 20 周年、杭州亚运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如积极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主题楹联征集活动,组织诗词爱好者赴全国文明村、旅游景点等地开展诗词采风创作活动。是融入文旅工作作为中国旅游日发祥地,宁海以西门徐霞客大道为主轴,将诗词文化与宁海人文底蕴诗画景观相融合,每年举办徐霞客开游节。将诗词与中国旅游日徐霞客开游节开幕式融合,专门创作吟诵恢宏气象的长诗《万里霞客路》。在前童、强蛟、胡陈等旅游重点乡镇,开展以海洋文化、桃文化等为特色的诗意环境营造和诗词创作采风交流活动。在兴宁廊桥专门创作楹联,打造宁海“网红”文化廊桥。三是融入文艺精品创作。积极响应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扶持诗词类文艺精品创作,跃龙诗社专门组织创作诗集《诗路宁海》,并举办首发仪式暨阅读分享会。面向18个乡镇街道52个重点村庄创作采风,出版《美丽乡村处处歌》诗集。出版儿童诗集《中国校园儿童诗选》《华文童诗》等,创作歌曲《童诗社的我们》,出版个人诗集11本。

四、加强诗词普及,不断提升诗词文化参与覆盖面。

以诗词“六进”活动、诗词组织建设等为抓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艺术振兴乡村等工作,进一步繁荣诗词艺术,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一是深化诗词“六进”活动。积极营造诗词与机关文化建设、学校基础教育、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的诗教环境。比如县教育局将诗教融入学校办学理念,常态化开展诗教主题活动,每年举办教育系统诗词大赛。举办机关诗词创作比赛和培训班,成立机关诗词俱乐部及3 个机关诗社,我县4件作品在全省机关诗词大赛中摘得二、三等奖。举办以“诗咏桃花源、诗韵进机关”等为主题的诗词采风活动,以及“忠诚 奉献 清廉”主题机关党员干部职工诗词创作比赛等,反响热烈。从第二届宁海县诗词大会开始,增设机关组比赛。农村商业银行等企业自主举办诗词大赛,西店镇推动诗词楹联进驻观澜-紫江文化街11座廊亭。二是拓展诗词组织覆盖面。依托诗词学会,积极发展镇(街道)分会和村(社区)及企业诗社。跃龙诗社至今已创办43年,成为宁海县诗社的龙头,成为深化宁海“中华诗词之乡”建设的中坚骨干力量。每年编印《 跃龙诗声》、常态化开展诗词采风和吟诵活动。三是强化诗词创作交流。发起重走“浙东唐诗之路”活动,赴嵊州、象山、温岭、天台等地交流采风。常态开展诗人节活动并不定期举办诗词创作沙龙、培训讲座等,举办《宁海历代诗词选》《书香阁诗钞二》品读会、《闲云续集》《节气与诗意》首发式等。诗人队伍不断壮大,仅跃龙诗社5年来就发展市级会员54人,省级会员20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0人。开办宁海跃龙诗社公众号,《今日宁海》、宁海新闻网等开设诗词专题专栏。

下步我们将以这次中华诗词之乡“回头看”为契机,结合县委“何以缑城”探源工程、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双向促进等工作,从推进南宋红妆乐园等浙东唐诗之路重点项目、做深做实中国童诗节等特色载体以及常态化推进诗意环境营造、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入手,进一步抓深抓实抓好“中华诗词之乡”建设。

关闭窗口

中华诗教网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区东区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86928238  浙ICP备09058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