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借力“中华诗词之市”活动的劲风,为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诗词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实施,我们以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的,紧紧围绕文化兴市战略,以“弘扬国粹,振兴诗词”为主题,进一步普及诗词知识,提高诗词理论、创作、教育、撰写水平,开展系列化、规范化、特色化的诗教活动工作,扩大诗词应用领域,繁荣诗词艺术,促进文化强市建设,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良好的人文支持。
河津历史悠久,人文积厚,自古诗人辈出、文脉昌盛。河津位于黄河、汾河交汇处,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魏风》的重要发源地,曾经涌现出卜子夏、司马迁、王通、王绩、王勃、薛瑄等诗词大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著名文人学士欧阳修、苏轼等都曾来龙门观光,在中华诗词文化史册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及至改革开放后,诗词文化也是人才辈出,薪火相传。
山西诗词学会首席顾问李雁红为河津题词
在“缤纷古耿诗画河津”诗词“六进”诗创实践中,诗创和诗教工作方兴未艾,呈现出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扎实有序、成效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一些成绩。
编辑出版了《九龙吟声》《北城诗梦》《莲池雅韵》三个专辑;沿黄旅游路设置了诗词碑刻;搭建了创作平台,主要是一刊一报一网。一刊:《龙门诗潮》季刊,由市诗词学会主办,并定期出刊,已经出刊34期;一报:《河津风采》麟岛副刊,由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楹联学会联合主办,定期刊出会员作品;一网:《龙门诗潮公众平台》,由学会主编,已出22期。
多年来,我市诗词艺术家在全国、省、市诗词大赛中,屡屡获奖,在《中华诗词》《难老泉声》和《河东诗词》杂志屡有刊载。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底以来,市诗词学会会员创作的诗词达到15000余首,21名社员出了自己的诗词专辑。诗词学会编辑岀版了《历代诗人咏河津》大型书籍、《河津诗词志》;组织编印了《诗词创作基础知识讲义》《简明词讲》等业务书册。
我们一是“开枝散叶”,成立19个诗社。改变河津诗词学会直接领导全市所有会员的体制,按照诗词“六进”要求,考虑地域覆盖、骨干会员分布等情况,成立了涉及乡村、学校、企业、机关、社区、景区的19个诗社。第三小学成立春苗诗社,在诵读的基础上向创作发展;小梁乡峨嵋诗社设计制作了诗歌墙,提升了弘扬诗词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氛围;收集了更多河津籍诗人作品集,在新华书店乡土书籍板块展示并免费借阅,成为弘扬诗词文化的阵地。
河津市“中华诗词示范市”授牌活动
2021年11月18日,山西诗词学会授予我市“山西诗词之市”荣誉称号,同时授予小梁乡政府、河津市教育局、河津市水利局、河津市第三小学、河津市铝基地朝霞小学、河津市清涧街道花苑社区、河津市城区街道麟岛社区、河津市诗词学会“诗教先进单位”称号,授予杨永杰(河津市文联主席)、吴会杰(河津市诗词学会会长)等十人“诗教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3年6月25日,河津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示范市”荣誉称号。
我们建立了诗词进校园示范点、诗词教育先进单位、诗词创作基地、诗词教育基地,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比如,九龙公园、北城公园、莲池公园、万和广场诗词主题公园和广场,对诗词的宣传效果就比较好,特别是九龙公园,展示的诗词作品定期更换,谁的作品好就挂上谁的作品,激励大家都来创作。让市民在休闲散步的过程中沐浴诗词古风。
中华诗词学会要求诗教工作做到“六进”。我市达到了“七进”,这第“七进”就是进家庭。近年来,诗词文化已经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家庭中。现在有很多市民过红白事,都会邀请楹联、诗词学会的会员根据家庭情况进行创作,布置现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事后还印个画册,这对于移风易俗、家风家教传承等很有意义。
一、良好的发展环境
河津的诗教工作能有今日之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严格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诗词工作,年列专项经费,领导带头写诗填词,支持诗词学会开展活动,及时解决问题。乡镇办和市直部门热情支持采风活动,文化、教育、广播电视、财政、民政、城建等关系密切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了全市学诗词、爱诗词、写诗词的良好氛围。文联领导协调周旋,目前各诗社都做到办公场所、牌子、机构、制度、活动、会员作品“六有”。
二、树立示范标杆
开展诗词教育,学校是重头戏。河津三小、铝基地教育中心朝霞小学等,以诗词诵读为特色,从小培养孩子们对诗词的兴趣,得到了山西诗词学会验收组的高度肯定。很多诗社定期开展诗词赏析、培训、交流等活动,已经成为诗社的一项制度,长期坚持。
1、扎实推进诗教课堂
将诗歌教育纳入学校的特色发展、品牌创建规划以及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将诗词教育融入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之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校本特色的诗词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教育效果好。河津市第三小学先后被教育部网站、山西电视台、运城电视台,河津电视台报道,还被推选登上了“学习强国”。在诵读项目的引领下,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先后获得“市教学质量先进奖”“诵读特色示范校”“书香机关”等称号。2021年11月河津市教育局、河津市第三小学、河津市朝霞小学被山西诗词学会授予“诗教先进单位”。
2、建设诗教校园文化环境
诗词文化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或特色,充分利用橱窗、走廊、网站等宣传阵地开展诗歌文化普及,做到校园内、教室里名人诗句、师生习作等有固定宣传区域并定期更新、展示,且内容健康向上,符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已形成了浓厚的诗词文化教育氛围。现如今,部分学校的花坛、走廊、橱窗、教室都具有诗词教学的特色,大处着手,小处落笔,整个校园都洋溢着浓郁的诗化氛围。
3、积极开展师资培训
我们通过积极邀请市诗词学会和上级诗词单位的专家和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古典诗词讲座,组织师生参加市古典诗词培训活动,极大激发全市师生特别是诗词爱好者读诗、学诗、写诗的热情,培养师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诗词鉴赏和写作水平。此外我们更加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诗词创作活动,探索诗教艺术,形成由会作诗词到作好诗词、由鉴赏诗词到传授创作技巧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4、着力举办诗教文化活动
为进一步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校以古典诗词社团活动和古典诗词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诗词教学活动,2023年,朝霞小学元旦开展了“拉诗赛”活动,六一开展了《吟诵经典 耀我校园》活动,国庆节开展了“我爱记诗词”活动,11月份开展了“我爱记诗词”精英赛,最精彩的是朝霞小学创编诗《相约朝霞》,用诗词的形式歌颂了学校的发展变化,也讴歌了师生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第三小学也有400多件诵读视频被“主题阅读”课题组采纳并向全国推广,将诵读活动推向了高潮。
将诗词知识教育与楹联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读诗、赏诗、写诗,营造良好的校园诗词文化氛围,培育诗词新人。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诗词知识培训,抓好小梁中学、赵家庄中学、墨缘书画社、老年大学、新华书店等诗词教育基地建设。
河津市铝基地朝霞小学诗词吟诵活动
三、诗教工作稳步推进
普及诗词知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诗词知识,使诗词文化渗透到各行各业;大力培育诗词人才,夯实诗词教育基础。
发挥诗词作用。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使诗词走进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用诗词这一高雅便捷的艺术形式,装点生活,美化环境,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诗教活动不仅仅是读书人和教书人的事。我们历来重视机关单位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机关单位是党和政府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宣传者,他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更有着极高的党性,他们的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方方面面。如何从自身出发,发挥各领域的特点,用诗词歌赋化解枯燥繁琐的工作,让同志们在朗朗上口的诗词音律中愉快地生活和工作,我们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在市委宣传部的指示下,市文联具体部署,诗词学会深入一线单位进行调研、调查,于2021年10月、2022年7月、2023年10月分别成立了水润诗社(水利局)、古耿绿诗社(林业局)、税苑诗联(税务局)。十分感谢这些单位的领导对我们诗教工作的大力支持,他们指定分管领导担任诗社的社长,布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纸墨笔砚、桌椅板凳、办公用品一应俱全,他们主动邀请诗词学会不定期到单位为同志们讲课、交流。重要节点邀请诗词学会与他们的会员为单位创作作品,并书法悬挂,用诗词形式赞扬单位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比如,林业局创建“全国森林城市”,诗词学会和“古耿绿”诗社的会员,对156幅森林摄影作品全部配了古诗词,一经展出,轰动全市,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2024年元旦,我们为税务局即将退休的23名同志,根据个人情况,以诗词形式对他们的光荣退休予以了积极的赞扬,这些老同志深为感动。
2021年6月30日由河津市水利局、河津市文联、河津市诗词学会举办河津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党恩,兴水利,惠民生,开新局”水利杯诗联书画摄影展。不久,学会主要会员会同水润诗社全体会员,对水利重点工程进行了一天的采风,并创作了一批讴歌水利儿女,赞扬河津市委政府水利惠民政策的诗词作品,在《河津风采》刊登。
机关单位诗教活动的开展,极大地鼓励了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上到下,对古诗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们说,“这个也不难呀”,领导说,“以诗词形式记录和宣传我们的工作,是一个新动作、新起点,诗词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工作”。
麟岛社区、花苑社区等先后建立了诗词创作基地;新华书店、图书馆等建立诗词教育基地。
河津市麟岛诗社社员在交流学习
四、诗教工作触角延伸
河津的工业比较发达,企业职工数以万计。企业文化的方向直接引领着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工人是否能够健康愉悦地工作。我们没有抓西瓜忘芝麻,而是稳定西瓜,丰富芝麻。作为央企山西铝厂和王家岭煤矿从来没有放松职工的文化建设。诗词之市创建活动开始后,他们抓住机遇,主动要求诗词学会进驻他们单位,在工会的配合下,诗词学会会员和职工诗词爱好者采访一线工人,发掘企业亮点,进行学术交流。
私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是我们诗教工作的重点,我们有选择地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创作基地,成立诗社。2022年4月,我们在“河津市吕氏凤凰琉璃工艺公司”率先成立了第一个私营企业诗社“凤鸣诗社”。经理吕哲峰将工艺产品展厅作为诗社的活动场地,展厅宽大气派,琉璃产品琳琅满目。诗词学会为公司创作了40余首作品,书写装裱悬挂于展厅四周,与琉璃产品交映成辉,社会效果明显。
任何文化和文艺离不开我们生长的土地。河津民间文艺历久弥新,沿山一带的小曲、干板腔是河津民间文化的一张名片,特别是干板腔,与律诗十分相近,韵律明显,字数固定,句式一致。诗词学会经过调查研究,并报市文联考核通过,分别于2023年6月和10月,在樊村镇张家巷村和素有“干板腔之乡”的固镇村举行了“华耀河津美丽乡村”河津诗词学会创作基地的挂牌仪式,市文联、乡镇分管领导亲临现场,并做了肯定的发言。随后,诗词学会为两个村进行了专题创作,并以《龙门诗潮》专刊登出。
河津市小梁乡诗词墙
五、东康晋清学校的实践案例
运城东康晋清学校创建于2002年,位于河津市城区西郊,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专任教师110余名,学生1800余人。该校一直注重古诗词的学习和相关活动,他们在学习第三小学和铝厂朝霞小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又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诗教方法,不但具有独立性,更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该校始终把“诗词进校园”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学生吟诵经典诗词,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他们诗教活动的三个原则,使得诗与教做到了有机融合:一是面向全体的原则。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参与面达100%,达标率98%,坚持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古诗词诵读将作为学校特色之一进行开展。二是数量与质量统一原则。正确处理诵读与理解的关系,不能只单纯追求背诵数量,也不能把古诗文诵读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质量。三是速度与效率统一的原则。诗文诵读,要化整为零,要做到周清月结。
(一)主要措施
1、从学校领导到全体任课老师,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全面对学生进行“热爱、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宣传和教育,激发学生对诵读古诗词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2、语文老师整理好每学年古诗词内容,打印发给学生,装订成册。
3、学生每周至少背诵3首,每月12首,一学期学生要背诵50首。每周五早操时间学生进行展示。
4、古诗词要有课件,让学生对古诗内容有详细了解,配有译文赏析。
5、本学期末从所背50首古诗中,进行测试,起到巩固作用。
6、各位教师要把学生在背诵、活学活用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记录,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把一些好的、快乐的学习方法推广应用并上报领导小组,以供学校进行宣传和完善档案。
7、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和“书香班级”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和作文指导上灵活恰当地运用古诗文,引导学生使用古诗文,学以致用。
(二)活动形式
1、韵律操
学生诵读诗词时,伴有韵律操,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根据古诗所表现的情绪的起伏做韵律动作,让身体各部分来感受古诗、表现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提升其音乐素养。
2、手势舞
手势舞也可以强化学生对古诗的感知。以多感官联动的手势舞为介质的古诗学习,使学生在多角度、多侧面的古诗学习过程中,全方位地感受、熟记美的诗文,提高美的谈吐。
3、舞蹈诗
古诗与舞蹈交融,展现古诗与舞蹈的动态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抽象的诗词与具体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化难为易,从兴趣爱好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古诗和探究古诗的兴趣。
4、情景剧
以境设戏,具身体验,营造灵动的古诗课堂。新课程标准指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景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如声音优美、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扮演诗中的人物,吟诵古诗;
5、诵经典
背诵积累不同类别的诗词。建立一本古诗词经典集锦的小册子,抄写古诗文,随时诵读、便于记忆。
6、比超赛
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进行以古诗词为主题的文艺表演,作为艺术节表演的一种形式。
7、多样化
形式多样,抽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古诗新唱。
①图文结合
学古诗词,仅仅明白诗词的含义是不够的,还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欣赏古诗词。
②合理联想
古诗词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其用精练的语言达到生动的意图,营造了作者当时所处的氛围,让读者可以联想。正因如此,古诗词才呈现无与伦比的美学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③感悟意境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古诗词只有在具体语境或生活情境中被激活,被准确、妥帖地运用,才是积极的、灵动的、极富生命力的,否则就只是单纯的知识叠加。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还要注重重现古诗词的意境,让学生不仅能沉潜其中反复推敲,而且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运用,感悟诗词之雅趣。
河津市东康晋清学校学生在诵读古诗词
诗教活动使得诗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飨品,而是要让诗词接地气,有人气,让诗词走向社会,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能喜爱诗词,读懂诗词。我们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传承诗词文化,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增强河津文化软实力。要深入挖掘河津文化的时代内涵,把“争强好胜、勇为人先”的河津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思想资源、价值支撑和表达内容,更好地满足河津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河津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河津人民的精神力量,让龙门文化薪火相传,古耿文脉生生不息。
目前,从城镇到乡村,从街道到社区,从机关到学校,从企业到景点,诗词文化的种子已在古耿龙门这片诗意深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我们深知,诗教工作任重而道远,文化的传承和接续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诗教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戒骄戒躁,不忘初心,努力探索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巩固提升工作,让诗词成为河津人民的桌上菜、口头禅、心中念,让诗教之花在河津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