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网
 首页  诗教理论  诗教经验  诗词资料  诗界瞭望  诗乡诗教  关于我们  校园主站 
当代诗词
当前位置: 首页>>诗界瞭望>>诗坛信息>>正文
徐中秋:发表诗词数千首
2015-04-13 10:28 中华诗教网  中华诗教促进中心

徐中秋在意大利佛伦罗萨但丁像前留影

晚年的徐中秋学会用电脑写作

他华发已染,虽年近七旬,却精神矍铄,声若洪钟;他,至今发表诗词数千首,成就斐然……用“老而弥坚”、“穷经皓首”两词来形容这位台州诗词界前辈的徐中秋先生似乎都嫌言轻。

刚刚过去的一年,他协助台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市诗词楹联学会部分骨干为各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礼堂写楹联。

“我深深地感到,诗人只有走出书斋,到社会去,写出人民当前切实需要的作品,才有价值,才有出息。”这是最近徐中秋跟记者见面的感慨。

从此嫁给诗词,忠贞不二

“第一次发表作品大概是1971年,当时学写新诗,题目《哨兵》,刊于黄岩文化馆办的油印八开刊物《工农兵文艺》。”徐中秋谈起诗缘。

1986年,他的作品登上正式诗词刊物《江南诗词》,诗题是《游兰亭》,这是当时全国仅有两家有刊号的正规诗词刊物之一。

“真正让我激动的是1987年加入江南诗词学会。记得那年夏天,我在黄岩电大监考,忽然收到江南诗词学会来信,告知已经批准我入会,当时非常激动,暗暗发誓,从此嫁给诗词,守贞不二。”徐中秋说。

事实也证明:他这一穿越有了三十多年。

从青涩到初试锋芒

1969年至1976年,是徐中秋的文学准备时期,从对“不知格律为何物”到钻研入门。

进入改革开放,国家迎来转机,诗词也呈现出生机。1980年,徐中秋在一同事处借到一本王力的《诗词格律》。

“我就以这为师,反复揣摩。从此,把诗词装进了格律。”

1983年,徐中秋考入宁波师院中文系,后又入浙师大本科进修,系统学习中外语言文学,夯实了基础,诗词创作渐趋成熟。这一时期,他写出了一些较好的作品,除《游兰亭》外,《忆江南·山村》、《春耕曲》先后获《中华诗词》社和《诗刊》社举办的新田园诗(河东杯)、(阳城杯)全国诗词大赛二等奖。

徐中秋,台州人。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诗词作品数千首,论文50多篇,先后获各种诗赛30多奖项。曾出席在澳门和新加坡召开的国际诗学研讨会,任全球汉诗总会四、五、六、八、九届理事、七届常务理事,浙江省诗词学会历届理事,台州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应聘为新加坡新声诗社名誉社长、纽约四海诗社名誉顾问。主编《黄岩现代诗词选》、《古代诗歌导读》,《中国对联集成·黄岩卷》,参编多部诗词选集,著有《望峰楼诗文稿》、《滴水集》。

《山村女教师》被大量引用

从1987起到今天,是徐中秋创作的成熟期。

1987年至1989年,中华、浙江、黄岩、台州四级诗词学会相继成立,特别是黄岩诗词学会,是徐中秋亲手创办的。

“这就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产生了一个飞跃。”徐中秋谈兴方酣。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全国有影响的作品。如《山村女教师》:涉流扶过小溪东,遍地山花映面红。拜拜一声人去也,凝眸犹自看顽童。《溪口张学良将军幽居处》(获二等奖):零落关河不忍眠,沙场战鼓扣心弦。可怜凄冷剡溪月,照老英雄又一年。《桃渚抗倭城》(获一等奖):铁铸铜浇立海隈,当年击退浪千回。尚留四壁城墙在,无赖东风敢再来?《南湖红船》获铜奖。

徐中秋向记者透露,他的《山村女教师》,二十多年来为各种(诗词界)领导讲话、论文、书刊前言后记、诗词讲座、个人博客所评论、引用不下百种,无法统计。中华诗词学会前会长孙轶青90年代在常务理事会,副会长雍文华教授在2005年第一届中国诗歌节,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诗教委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在《知否诗魂是国魂》等讲话中,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中华诗词学会代会长、著名文艺理论家郑伯农在《从竹枝词谈到诗体创新问题》一文中引用了徐中秋的《贵州人跳舞》一诗……

除了对以上诗词的引用和举例、评论外,还有七篇文章对徐中秋的作品进行专门论述。

名诗人为台州添光彩

2011年,徐中秋到扬州领奖时,遇到许多初次谋面的诗友,一听说他的名字,都说“啊,很有名啊”、“名家啊”,在场一位中华诗词学会的中层说,他是“大家啊”。

对于“大家”诸如此类的说法,徐老说他实不敢当,是过誉之辞;“名家”也不够格;但国内外诗词界,身在其中者,确也都知道他的小名,说“知名诗人”,确也不为过。中华诗词学会网编何鹤先生把与徐合影照发到网上,下署“扬州与著名诗人徐中秋”。吉林诗人肖永怀撰文说:“我喜欢看全国的诗词大家:马凯、刘章、何鹤、徐中秋、丁芒、杨逸明等人的精品力作。”

在诗词界,徐中秋为台州添光彩。

诗刊社只印了二次《中国诗库》(2007卷、2008卷),都有徐中秋作品入选。

“我有二首《咏梅》诗(选一):向无谀世意,自爱雪冰身。以我星千点,陪它月一轮。人贪花色相,谁识玉精神。最恼疏枝下,相机争摄春。没想到安徽省庐江诗词学会看到后发起征和,并出了一期对拙作的(选了二十多人)唱和专刊,后又收入《庐江诗苑》诗集中。”徐中秋坦诚相告。

不少评论家认为,徐中秋的诗词从主题、角度到语言都比较新颖,不落俗套,时代性较强,颇多忧患意识,思想较为深刻、时有警句,能给人以启迪。

除了多次获全国级诗词大奖赛大奖外,还在理论上亦有建树。1993年他在澳门全球汉诗研讨会上又呼号提倡普通话新韵,会上反响很大,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蔡厚示教授翘着大姆指说“石破天惊!石破天惊!”不久,全球汉诗总会成立诗韵改革委员会,聘请他为委员。十年后,中华诗词学会接受新韵,实行诗韵双轨制,公布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新诗韵。他的诗韵改革主张从少数到多数,逐渐得到普遍的接受。此外,他在各级刊、报发表论文50余篇,他先后在《中华诗词》上发表《读诗偶得》、《秋与愁》、《秋与别》、《熔诸美于一炉》。在大学学报、海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古代诗歌在小说中的地位》、《中华诗词的命运》等七八千字的长文。

链接

众家“点赞”

柳斌(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总督学):徐中秋的诗词多为有感而发,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周荣(美国纽约《环球诗坛》主编):徐先生的作品水平十分高,可以说正代表了诗坛新一代风格。

丁国成(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副主编、原《诗刊》副主编):徐的《秋与愁》、《别与秋》两文写得不错,内容集中,文字老到,观点也较稳妥、全面,有新意。足见古典文学修养深厚,为文如数家珍。两文拟用,特此告知。

盛海耕(浙江教育学院教授):大著不读则已,一读就放不下,大有“相见恨晚”之慨。我特别喜欢你那些品评人物的诗,吊文种、鄂王,谒白傅墓、包公祠的,怀耀邦、少奇的,均掷地有声。

……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陈剑)

关闭窗口

中华诗教网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区东区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86928238  浙ICP备09058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