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被“诗化了”的城市——湖北襄阳着力创建“中华诗城”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诗中的故人庄不仅田园风光美,浓浓的乡土人情味更美。”
近日,湖北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郭家土城村党支部书记周兵,一边引导与会人员参观,一边介绍说,“我们村依托重阳古树,建百亩荷花池,创办土城诗社,开展诗词进入百姓家活动,把弘扬诗词文化与孝德文化结合、与家风家教结合、与文明乡风结合、与农旅发展结合,荣获了‘中华诗词之村’荣誉称号。”
襄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华诗词文化的高地,是一座被“诗化了”的城市。日前,襄阳市加大“中华诗词之市”“中华诗城”创建工作力度,在南漳县召开现场推进会。
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襄阳人宋玉开创了赋体文学,王逸编撰了《楚辞章句》。襄阳产生了大量吟诵襄阳山水之胜和美丽传说的古代诗歌,尤以唐诗为盛,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有吟诵襄阳或涉及襄阳题材的诗歌。《唐诗三百首》中收有涉及襄阳的诗27首,4.89万首《全唐诗》中有4000余首涉及襄阳。
今年,襄阳市在全民阅读活动中通过专家评选、市民点赞以及网络投票等方式,最终选出了“襄阳人最喜爱的10首襄阳古诗词”,分别是《春晓》《与诸子登岘山》《襄阳歌》《汉水》《汉江临眺》《襄阳舟夜》《登襄阳城》《乐哉襄阳人送刘太尉从广赴襄阳》《习池晨起》《谢秋娘·襄阳好》。这些诗句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展现了襄阳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风情。
传承发展诗词文化,关键要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爱诗、吟诗、作诗的文化氛围。襄阳积极推进诗词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景区,不断扩大诗词文化影响。
今年初,襄阳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襄阳古诗词100首》,并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读吟品诗词活动,扎实做好“诗教”工作,推动中华诗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襄阳,诗词文化传承发展都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还是社区居民都能背上一两首诗词,文气充盈,充满诗情画意。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襄阳的山、水、州、城,一草一木都被诗词佳句所吟诵。近年来,襄阳系统梳理襄阳诗词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好诗词文化资源活化、景观呈现的文章,加快襄阳古城管家巷、县学宫、马跃檀溪遗址、涧南园、万山、诗词文化长廊等景观打造,将诗词文化融入景观设计,结合有关诗词作品,讲好襄阳古城、襄水沿线、岘山区域、孟浩然生平等历史故事。今年10月,襄阳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举办了首届“诸葛亮杯”全国诗词大赛颁奖暨智汇天下·首届诸葛亮诗词书画展,推出了“跟着诗词游襄阳”线路。
襄阳市创建“中华诗城”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杜军介绍说,襄阳向中华诗词学会申报创建“中华诗城”,就是要将襄阳最有特色、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诗词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利用起来、传承下去,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更多展现襄阳特色文旅产品、文艺作品,挖掘襄阳根脉、讲好襄阳故事、弘扬襄阳文化、传承襄阳精神,激发干群斗志,聚力助推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襄阳的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知名度、美誉度。